著名导演谢晋于18日凌晨去世(10月18日新华网)。噩耗传来,让人哀恸难抑。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在这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如果没有谢晋,一大批中国人如果没有《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等电影可看,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失落?”
谈论谢晋,不能不提他的电影,从拍摄于1957年的成名之作《女篮五号》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哪一部不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哪一部不见证了国人的情绪和时代的表情?
缅怀谢晋,当然要缅怀其巍峨的作品和高超的导演艺术。
缅怀谢晋,还应该以艺术良知的名义。笔者认为,艺术良知起码包括有两点,一是对这个国家、这片热土的使命感,是对民族命运的深沉的关怀。这是影片的思想含量。谢晋的电影没有一部是图解历史,沉湎于风花秋月,或传递虚无的价值观。无论《天云山传奇》中描摹的反右扩大化中知识分子的个体叙事、情感挣扎,还是《芙蓉镇》中“右派分子”秦书田在“文革”中的复杂遭遇,都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画面,都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而悲壮的《鸦片战争》,则是对那段历史的悲情致敬,对历史精神的高度激赏。至今观看这些影片,让人仍然感喟良多。
二是谢晋影片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谢晋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诚然!谢晋的影片对过于商业化操作不作丝毫的妥协。当年,《满城尽带黄金甲》风行于大小城市,对此,谢晋不以为然、不无鄙夷地称:“大多女演员都是半裸到这里,看的人当然多了。”谢晋还有一句话感人肺腑:“中国十几亿人口,有几亿农民已经十多年没看过电影了,为什么你们没人去关心这些,却总围着《黄金甲》转?”这一质问酣畅淋漓,当一些大牌导演纷纷臣服于资本,向商业抛媚眼,向权力求施舍,纷纷走向虚无的编造,走入故弄玄虚,却独独忘记了道义和责任感,忘记了农民,忘记了这个时代的风云,忘记了底层的哀伤,不能说不是一种背叛。
谢晋曾说:“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后,我现在不在乎获奖。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为,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今天,先生洁白的灵魂已经升入天堂,他以无数优质的精神遗产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请问,有多少健在的导演有这样的底气接受历史、时间和人民的评判?又有多少艺术从业者能做到这些,能够对得起历史、时间和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