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发生的南奥塞梯事件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降至近几年来的最低点,以至于许多国际问题专家已开始大谈“新冷战”了。那么,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俄美关系是否会爆发“新冷战”呢?
10月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圣彼得堡参加一年一度的“俄德圣彼得堡对话”时表示,虽然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在最近发生的高加索冲突事件中立场差异很大,但双方应在该事件后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强调“任何人都不能干扰俄德两国进一步接近”的同时,仍不忘重提他于今年6月首次出访西方国家时在柏林提出的“构建欧洲安全新机制”倡议。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想把《新欧洲安全条约》从根本上变成全欧洲空间稳定的特殊保障。该条约应该以国际法的原则为依据,以平衡所有国家和欧洲大陆现存的一些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利益为依据。”
对于“新冷战”说,俄总理普京曾明确表示,俄和西方没有意识形态矛盾,双方都不存在“冷战”的基础。普京说,俄罗斯和西方都存在许多需要一起努力解决的共同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包括恐怖主义、核扩散和传染病等。但在强调俄无意与西方展开“新冷战”的同时,普京也指出:“如果遭到侵犯,我们也绝不示弱。西方社会要想与俄建立稳定关系,双方就必须要建立平等关系,要学会互相尊重。”
梅德韦杰夫也明确表示,俄美关系仍是俄对外政策重点。9月中旬,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接受美驻俄新任大使递交国书时说,俄美为推动政治对话积累了众多积极因素,在经贸、能源和投资等方面已建立起联系,双方不应当因“琐事”挥霍这些成果。梅德韦杰夫强调,尽管俄美之间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影响两国进行建设性对话。他强调,“俄美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紧张局势,但最后总是理性、实用主义和对相互利益的考量占了上风。我们深信,双方是有可能进行长期建设性对话的。”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南奥塞梯事件实际是美国对俄罗斯的一次“摸底行动”,即美国政府要通过此事试探俄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的底线。近年来,美对俄“恢复帝国”的担心与日俱增,而且这种担心随着俄经济实力的迅速上升而不断加剧,但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泥沼”的布什政府似乎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依然积极地推动北约东扩,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努力打破俄对里海和中亚地区能源的垄断局面。对萨卡什维利政权的“无私支持”和“无条件援助”就是美国“遏俄、弱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美国还一直怂恿欧盟与俄对抗,借机在“老欧洲”和“新欧洲”国家间制造矛盾,实现分化欧盟的战略目标。而欧盟却不愿意激怒俄罗斯,始终试图在俄美之间实现战略平衡,以实现自己成为世界一极的目标。但欧盟在一直在“如何对待俄罗斯”问题上左右为难:一方面,欧盟因为在地理和历史上与俄关系密切,担心俄“恢复帝国”,所以与美国一起挤压俄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欧盟与俄积极发展能源和贸易合作,在伊朗、伊拉克等国际问题上与俄协调立场,共同抵制美国的霸权行径。
这次南奥塞梯危机就充分暴露了美欧在对俄政策上的重大分歧。在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俄接受欧盟调停,给足了萨科奇面子,却“不买美国的帐”。说心理话,俄并不想与西方闹翻,特别是不想与欧盟闹翻。良好的俄欧关系也是俄与美对话的重要砝码。
种种迹象表明,南奥塞梯事件后,世界多极化进程会有所加快,美国想拉拢欧洲一起遏制俄将越来越困难。俄美之间的矛盾是战略性矛盾,美要独霸世界,而俄要实现多极化。不过,由于双方都不愿意正面冲突,也缺乏有效制伏对方的手段,所以对抗始终控制在小范围和低烈度之内。
9月24日,俄美两国外长利用联合国大会的机会在纽约举行了“闭门会谈”,这是俄美双边关系因南奥塞梯事件趋冷后两国外长举行的首次会晤。据悉,赖斯和拉夫罗夫闭门会谈的议题十分广泛,从两国关系、南奥塞梯问题一直到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等。美国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弗里德形容这次会谈“气氛严肃,但不失礼节”。他透露:“两国外长虽然意见相左之处相当明显,但没有出现大声指责、拍桌子之类的戏剧性场面。两方的会谈很专业、也很坦诚。”而拉夫罗夫在会谈后则表示,俄美关系“必须务实”,双方在俄格冲突中观点相左,但不应阻碍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拉夫罗夫承认,美国回归“务实路线”还需要一定时间。
10月6日,当本报记者与一位俄资深国际问题专家探讨“俄与西方国家能否重建信任”时,这位专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实际上俄与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信任’,所以就根本无从谈起‘重建信任’问题。”这位专家预言,俄与西方国家,尤其俄美关系可能会“冷淡”一段时间,但不太可能会重新回到任何形式的“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