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英文简称IOC)8月21日宣布了4名运动员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四人分别是韩国的文大成、俄罗斯的波波夫、古巴的路易斯和德国的克劳迪娅博克尔。这四人直升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作为候选人之一的中国飞人刘翔以1386票排名第八,遗憾落选。
“刘翔因伤退赛”的冲击波至今仍旧回荡在中国上空,作为国人对本届奥运会最大的关注点之一,刘翔的言行举止、功过成败随时都拨动着亿万人心弦,有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网民热议为证,有全世界媒体不约而同的密集报道评论为证,有无数人泪水横飞满脸沮丧为证。
因此,“刘翔落选”很自然被裹挟进此前的冲击波,顺理成章成为一种合理的因果推测,不信,请看“刘翔落选”新闻后不计其数的跟帖和民意———“刘翔退赛”影响了其在万余运动员投票者中的形象分、号召力,有“退赛”之因方有“败选”之果。
“中国飞人”真的遭遇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退再败,意外频生?
其实,刘翔的败选只不过是“中国选手在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竞选中前赴后继的休止符而已”。这不妨看一看中国运动员在该委员会的竞选记录。“乒乓女皇”邓亚萍曾在运动员选举中落败,后被萨马兰奇“钦点”方成为委员;中国第一枚冬季奥运会金牌得主杨扬曾两度成为候选人,结果两度败选。
再看一看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的背景。它由19名委员组成,其中12人在奥运会期间由运动员选举产生,其宗旨就是“代表全世界的运动员的声音”。可以想见,为成千上万运动员代言的委员,不仅仅是在竞技体育赛场上的风云人物,还需要其他与身份相匹配的各种能力。比如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奔波于奥运事业发展中,掌握奥委会的官方语言法语或英语,有为之打算奋斗的“施政纲领”。从这次竞选来看,当选的几位委员无疑具有刘翔无法超越的优势。韩国运动员文大成为了专心准备此次竞选,最终放弃了参加北京奥运的机会,专心为自己拉票,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竞选场地拉票,表达“施政纲领”;德国的博克尔不但是运动员,还是化学硕士,更精通德语、荷兰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甚至还担任着欧洲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一职;俄罗斯的波波夫和古巴的路易斯,无论是在往日成就、竞选准备、精力安排、语言能力和影响力上,相较刘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奥林匹克的视野里,我们必须学会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这一场竞选。刘翔是中国的田径英雄,但在更广泛的全球视野中,刘翔的前面还有太多更加光芒四射的英雄;邓亚萍是世界乒乓女皇,但在更广泛的全球视野中,或许足球、篮球等大球明星更加熠熠生辉;杨扬是中国体坛的传奇人物,但在更广泛的全球视野里,她的身前还有太多山一般矗立的更为传奇的英豪。即使脱离竞技体育本身的比照,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更应具有超越竞技体育本身的诸多内涵,而这些具有全球化特征的理想、胆识、能力、责任、竞选努力等内涵,将决定一名运动员从竞技者向奥运权力者的成功转身。从这些考量,刘翔“意外”落选,其实蕴含必然;而刘翔落选的“必然性”,更昭示了中国体育在全球化视野里的“短板”,昭示了中国体育从“大国”向“强国”、从“优秀”向“伟大”的嬗变,仍须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