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暂住证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制度自8月1日起全城推行。对此,与官方和专家的乐观不同,市民的反应却远未如此热烈。记者在居住证办理已经逾90%的试点区盐田采访时,几乎所有的受访对象都表达着同样一个观点——这些服务功能除了出入关时利于身份确认以外,目前并没有发现和暂住证有太大的区别。
这样一种反差的背后还有全国各地网友“拍砖”的推波助澜。(8月6日《南方日报》)
这项善政为何没有赢得预期掌声,为何招致冰火两重天的迥异评价?原因很简单,换了马甲的暂住证还是暂住证,诚如报道所称,二者在目前的初步实施阶段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欲享受到与深圳市民同等的待遇,千百万来深建设者大军仍然只能翘首以盼。但公允而论,不能完全否决职能部门推行这项善政的诚意和用心,也不能全盘否定居住证制度的价值,毕竟较之暂住证,居住证是看得见的进步,在一些方面有了不少改良。
由此,就牵扯到一个话题:按说,公共政策推出后,结局应该皆大欢喜但纵观当前的许多公共政策,甫一推出后,却出现了评价落差化,职能部门常常不无委屈。原因出在哪?
一方面是,职能部门奉行挤牙膏思维。以户籍改革为例,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一直招致民怨沸腾,职能部门当然没有熟视无睹,检视一些地方启动的户籍改革,也确有变革的痕迹,但改革步伐之蹒跚,让人无法不沮丧和哀伤。
另一方面,公共政策落差化,也与公众的期望值过高有一定关系。一些人看来,一项改革就应该具有颠覆性的威力,应该立竿见影,往往不会也不愿意统筹考虑。职能部门则不然,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高屋建瓴,全盘考虑,优化选择。哲人说,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职能部门尤其需要理性和审慎,于是有的时候,公共政策难以与公众的预设达到契合,也未能让所有的人满意。
来源:潇湘晨报
(责任编辑:li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