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重建的核心十分必要。这有助于防止灾后重建沦为一种新的政绩工程,有助于消除那种把灾后重建简单地看成是重新砌一些美观楼群之类的想法。
此次地震,造成汶川1.5万人死亡,7000多人失踪,4000余人重伤,20多万间房屋倒塌,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信心勇气都很需要。但是,灾后重建必须明确的一点是:重建的核心是重建民生,而不是重建一些美观的高楼大厦。让老百姓重新安居乐业,生活恢复到灾前水平甚至更好,才是检验灾后重建的最重要标准。
廖敏说:“汶川现在就是一张白纸,几十年的建设都毁了。”实际上,此次地震中汶川目前死亡人数为1.5万,7000多人失踪,4000余人重伤。这当然是巨大的不幸,但是,按照1999年的统计,整个汶川人口为11.18万。因此,不幸中的万幸是,汶川绝大多数百姓都平安度过了这场灾难。有人在,就不能说“几十年的建设都毁了”,因为,以人为本,“人”本身既是建设者,也是建设中的最宝贵资源。人在,且人心不散,汶川“几十年的建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就还存在,汶川就不是一张白纸。
“人”,是抗震救灾的根本目的,也是灾后重建的根本目的。灾后重建,要紧紧依靠这幸运的10万汶川乡亲,同时也要紧紧围绕这10万汶川乡亲,他们重新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就是灾后重建的最大成功。换言之,是不是需要重新把汶川打造成所谓“成都的后花园”,是不是要重建“新汶川”、“新映秀”,是不是要在当地重新建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这些都是次要的。只要能让灾区群众重新过上好日子,那么,即使没有高楼大厦也行。假如百姓需要,那些准备用来重建高楼大厦的钱,可以直接通过恰当途径发到灾民手中,成为灾民恢复生产所需的启动资金。灾后重建的一切,都要围绕民生来开展,这才是以人为本,灾后重建的重点、核心和意义之所在。
在灾区领导雄心勃勃要搞好灾后重建的时刻,特别强调这一点十分必要。这有助于防止灾后重建沦为一种新的政绩工程,有助于消除那种把灾后重建简单地看成是重新砌一些美观楼群之类的想法。如果灾后重建只是重新建筑一些高楼大厦,那么这其实是相对容易的,只要财政拨钱,漂亮的楼群不难立起来,县长所谓“5年就能重建新汶川、新映秀”的壮志其实不难实现。
但是,灾后重建的核心是民生,要让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都恢复到灾前水平甚至有所提高,要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就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任务就更显艰巨。所以,灾后重建,现在就应该明确一个最高也是最基本的标准:民生得到切实恢复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