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对抗这种权力的天生属性,仅靠某些个体官员的勇气来“单兵作战”,往往是困难的。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向民众赋权,以民权的充分申张来对之进行制约。应当说,连维良书记的困境与对策也证明了这一点。
2008年第四期《决策》杂志报道,在洛阳人气最旺的网络论坛“洛阳城事”上,一直存在着两大派:“拥连派”和“拥孙派”。
连书记和孙书记是两个执政思路和个人风格都很不相同的人。
孙善武主政洛阳5年间,最大功绩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让这个“越来越像县城”的城市在外表上焕然一新。而连维良则试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要手段是持续的吏治整顿。孙善武做事颇具魄力,喜欢现场办公。连维良则个性较温和,注重政府间公文运作,通过公文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孙善武闻鸡起舞,人称“孙黎明”。连维良则喜欢晚睡,人称“连半夜”或“连轴转”。
我个人也更欣赏连维良这样的官员一些。铁腕官员当然有其好处,但铁腕官员对体制的影响其实很有限。首先,容易人去政息。其次,能够让一个铁腕青天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极致,留下一片“治绩”的环境,往往也同样能让一个昏官尽情操弄,留下一片“治渍”。而像我等这样的小百姓,等待碰到一个铁腕青天,与赌六合彩何异?
其实,对体制进行一点改良,所需要的勇气与付出的精力,相较于基础建设,恐怕只会更多。连维良为政府创建了很多新的制度,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
2007年,洛阳“创卫”,连维良原想以此为契机整顿吏治,改善洛阳的人居环境。但事与愿违,出现了“盯梢”国家爱卫办暗访组、法官不判案上街捡烟头、街道办出钱收购苍蝇、关闭沿街商业门店等诸多怪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几乎抵消了正面效应。原因就在于连维良是在“单兵作战”。
后来,连维良似乎找到了一种对策。现在,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每周都会把相关网络民意编成“网民反映问题办理情况周报”上报,对于其中的大部分,连维良都会作出批示。洛阳市委、市政府也发文严禁官员威胁或调查网民,甚至打击报复。
对于连维良而言,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民意,为群众办很多实事,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动网络民意来促进吏治整顿和软环境建设,这样他的整肃吏治就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打一场“人民战争”。这使得所有官员都感到紧张,这种上下都紧张的局面,在洛阳官场已经多年不见了,洛阳的软环境也开始有所改善了。网络论坛上“拥连派”渐渐占了上风。
连维良书记的困境并不奇怪,他的对策也是正确的。行政权力从来就有着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扩张与谋求卸责的倾向,这无关乎政府的好坏,也无关乎官员个体的好坏,只能讲是行政权力的天生属性。
即使在对行政权力限制很严的西方国家,政府的这种冲动也会不时发作。前几日《纽约时报》就报道,布什政府和五角大楼曾有意安插一批退役军官在全美各大广播电视媒体担任评论员,以“军事专家”的身份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给出积极的评价和分析,试图美化战争。这种掌控舆论权的构想,无疑就是此类冲动的一个新鲜活例。
要想对抗这种权力的天生属性,仅靠某些个体官员的勇气来“单兵作战”,往往是困难的。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向民众赋权,以民权的充分申张来对之进行制约。应当说,连维良书记的困境与对策也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