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参加北京团全团会审议两高报告。会后他表示,奥运期间不会限制外来人口进京。应该把筹办奥运会作为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实惠。
(3月3日《京华时报》)
就在此前不久,针对北京警方从2月22日起开展的代办暂住证服务专项行动,即对全市尚未办证及新来京人员进行逐一登记,符合办证条件者将全部办证;对证件有效期已满的,逐人重新审核换发新证的做法,曾招致媒体质疑,认为此举是以暂住证手段限制外来人口。从这个角度看,刘淇关于“奥运期间不会限制外来人口进京”的笃定表态,令人欣慰之余,也让人充满期待。
暂住证作为一种衍习已久的管理手段,是不是对国民自由流动权利形成钳制,或许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一个不限制外来人口的北京,更能表征“开放的北京”,一场不限制外来人口的奥运,更能表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内涵。当奥林匹克精神与一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在“平等、友爱”原则上达成深层的一致,它们就开始互相辉映,互构理性。刘淇所说北京奥运会“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实惠”,在于此,所说“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亦在于此。
不限制外来人口的奥运也更接近国民“梦想”。对于外来人口而言,他们拥有自由流动的权利,未必不是比奥运会更重要、更当紧的事情。
奥运会很重要,但总会结束。对于更多的外来人口而言,他们面对的是更现实、更长久的生存与发展。奥运会获得了国民极高的支持与认同,可谓众望所归。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奥运都不是他生活的全部。奥运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生活。保障民众生活不因奥运受到民众不愿意看到的影响或冲击,其实更有利于保证一场盛会的正当性与支持度。因为有时候,一场盛会和公众个体具体而微的生活习俗相比,很难说孰轻孰重的。而且公众的生活一旦受到打扰,难保不会将一切归咎到奥运的头上,反倒生出一些排斥心理来了。而举办一场能够获得最大认同的奥运盛会,同样是奥林匹克的“梦想”所在。
相信北京奥运会期间不限制外来人口的说法,也一定能够落到实处,真正让“梦想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