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有两个人的英语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一个是现任总统布什,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神探李昌钰。
布什的英语遭到媒体揶揄已不是新闻。早在与对手戈尔竞选辩论时,他就常常把系动词be的复数are说成is,这点和中国人学英语时常犯的错误几乎一模一样,因为汉语的“是”就不分单复数,不像英语Heis、Theyare那么啰嗦。
英国的著名政治记者汉弗莱斯曾对布什的英语做过专门统计,发现很多问题。布什在一次演讲中用了“错误地低估”(misunderestimate)一词,招来很多嘲笑。布什总统讲英文屡屡出错,发音口齿不清,所以有美国人故意学布什的发音方式,夸张地把PresidentBush(布什总统)省掉P,President Bush就成了Resident Bush(布什居民)。不过布什并没有改变他的习惯,最近一次错误是在G8峰会后,布什拜访教皇,他居然不按惯例称教皇为“陛下”,而是直呼“先生”,此事再次遭到媒体的诟病。不过,布什的英语虽然被民众嘲笑,但他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我行我素,充分显示其自信力。有一次在白宫与记者聚会时,还主动以自己的蹩脚英语打趣自嘲呢。由此可见,在美国,对于一个人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方面的错误还是很宽容的。
不过最近神探李昌钰的英语能力却成了“问题”。此事最早在洛杉矶的一个听证会上,李昌钰用英语向陪审团讲述他的证词,期间多次被速记的打字员打断,说她无法听懂李的英语。这件事很快被披露出来,渐渐的,不少关于李昌钰英语有口音、用的词汇不容易懂,甚至语法问题等等都被媒体回忆起来,浮上最近的美国媒体版面。
李昌钰的英语到底怎么样?笔者多次听李昌钰在法庭中用英语向陪审团介绍他的现场重建以及对案件的看法。作为第一代移民,李昌钰的英语口音确实有很强的江苏口音,甚至还稍稍带有点上海口音。但作为一种外国人的英语,还是完全能够懂的。当然有的时候也许会有点错误,但绝对不像有的媒体所说的无法听懂。今年3月1日,纽黑文大学成立李昌钰法医犯罪及鉴识科学学院,成立大会上李昌钰致词,他也误将女的she说成男的he,这种中英文不同的拼法或语法,有时候确实比较容易混淆,但是李昌钰很快意识到了这一错误,马上自我解嘲了一番。像这种习惯性的错误,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不可避免。
但是把李昌钰的英语水平拿来做文章,却有不同于打趣布什英语的一面。因为李昌钰使用英语系职业需要,离开语言,几乎不可能完成法庭作证。这几年,李昌钰在法医鉴定领域成绩卓著,声望如日中天,当然不可避免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希望他能够出点丑。于是这种平常的口音或语法错误,便成了攻击目标。更由于李昌钰的知名度,凡是跟他可以对上话都会成为一种新闻,这也是一些媒体最近特别热衷于报道李昌钰新闻的原因。但这样的质疑如果长久下去,就会成为攻击少数族裔能力的武器,很多政治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大政治家,只要他是第一代移民,口音总是免不了的。我曾在纽约采访过基辛格,他的口音也是很重的,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谈判高手。美国著名教育家、活动家田长霖的英语,吴语口音也很重,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校长,而且是最受欢迎的该校校长。
除了对李昌钰的英语口音进行攻击,美国的媒体开始质疑李昌钰的法庭诚信,指责他曾经将一件证物藏匿起来。这种攻击是否有一定目的?作为一个在美国当了大半辈子法医鉴定专家的人来说,在法庭上作证上千件案子,怎么到晚年居然会连一些法庭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竟然私藏证物?在法庭上用英语雄辩那么多年,到了晚年怎么英语也居然会越说越有破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