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社会观察

人与人的私域边界不需要“卧底”

  自从香港推出电影《无间道》之后,“卧底”再次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不过,现在我们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不一定非得由人来充当“卧底”的角色。据报道,目前互联网上悄然出现了一种手机“卧底”软件,只要安装在手机里,监控人通过互联网就可随意查询通话者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等诸多个人通讯隐私,甚至可以监听对方所处场所周围的声音。

在深圳,这种软件也同样卖得十分火爆。

  这几乎是对我们想像力的一种考验,电影007系列中的主人公邦德总是能凭借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化险为夷,比如便携式飞行器,比如藏在香烟盒中的手枪,可惜导演暂时还没有想到让他使用这种“卧底”软件,否则剧情会更离奇精彩——然而,笔者却从这样的新闻中读出了一种技术的凉意。换句话说,像“卧底”软件这样的东西,原本就应该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而不能出现在你我的身边。想像一下,你的隐私世界有可能因此处在背后某一双眼睛的随时监视之下,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这个信息时代,只要我们使用手机,这种软件就随时可能让我们的个人隐私“一丝不挂”。

  律师表示它可能侵犯公民的通讯权利,笔者由此进一步想到了技术基于法律、伦理、道德等层面上的边界问题。任何技术都应该是着眼于推进人类生活进步的,都有它必须遵循的诸多边界。大到克隆等基因技术,小到胎儿性别鉴定,莫不如是。笔者认为,与拍照手机不一样的是,这种完全指向隐私与窃听的居心不良的“卧底”软件,一旦进入我们的个人生活领域,一开始就是有“原罪”的,就是一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相类似的还有此前媒体报道的可变声电话设备,即男声可变成女声,借以蒙蔽对方,以及什么撒谎软件之类—我们实在看不出这样的技术发明对个人、对社会的整体福利有什么用处。也许,今后我们还可以开发出反“卧底”软件、反变声电话设备、反撒谎软件,如是循环往复,GDP可能会因此上去了,但从终极意义上说,这种矛与盾的较量,与我们的幸福感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还进而想到了另一个与人心有关的边界问题。报道称,大多数买主将“卧底”软件用于婚外恋调查,或者用于家长监控子女与外界交往的情况。也许,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人心的边界失守导致了技术边界的泛滥。想想吧,如果要维权,类似这样的婚外恋调查本身就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如果要以此挽回或者试探对方的情感,这恰恰是对情感的一种粗暴伤害。至于那些恨不得给孩子安装全天候摄像头的家长,首先就没有将孩子的尊严、人格当回事。或者说,“卧底”又能怎样呢?两代人的沟通到了需要“卧底”软件的地步,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理解、尊重、信任是“卧底”软件的克星,人与人的私域之间是有边界的,这样的边界不需要“卧底”,永远不需要。

(责任编辑:李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软件 | 软件技术 | 软件知识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