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笔者驾车在北京的三环路上行驶,发现电子警示牌上的字幕改了,由“请勿酒后驾车”变成了“打响今冬明春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我不禁哑然失笑——又见“战斗思维”。
日常生活中,在银行工作的人被称为“金融战线工作者”,在报社工作的人被称为“新闻战线工作者”,在学校工作的人被称为“教育战线工作者”,在法院工作的人被称为“司法战线工作者”。对于这些称谓,我们习以为常,但仔细想来,确实都是“战斗思维”的结果。
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从战争时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已经有了近30年的时间,按理说,“战斗思维”不应如此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可真实为何与之相反呢?
一次,笔者从境外机场乘机回国,检票时,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国内来的一个旅行团。他们叫嚷着、争抢着往前挤,希望能尽早登机,令周围的外籍人士侧目。我不解,于是问他们的导游,“这又不是在国内挤公共汽车,每张机票都能对号入座,为什么还要挤成这样?”导游耸耸肩,“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中国游客在境外机场挤座位,并非由于他们素质差,而是习惯性使然。
长期以来,中国的物质资源匮乏,经历过物资紧缺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抢购商品、争抢机会的习惯,但这只是浅层原因,并且无法解释富足起来的国人,仍习惯于“抢夺”的现象。真正的原因是,在诸多领域,我们长期缺乏公平、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民众也不信任既有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于是乎,大家热衷于采用“私力救济”获取资源。
如果民众习惯于自己动手获取资源,而不去寻求国家公器进行公平分配,那么,丛林法则将代替法治规则,“弱肉强食”会被默认,人人将自发地启蒙“战斗思维”。这样的结果是,谁的胳膊粗,谁更加威武有力,谁的后台硬,谁就在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这一论断在近来发生的一系列近乎疯狂的社会新闻中得到印证。
由于合同纠纷,房东雇人把租住于此的商家店铺统统砸烂,接受警方讯问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到法院去告他们太麻烦了,几年都判不下来,赢了官司也会执行难,还不如直接砸烂了赶他们走!”业主与物业公司有了纠纷,不是坐下来谈判,或者提交仲裁委员会解决,而是各自下“猛药”——业主一直拖欠物业费,物业公司的绝招则是断水断电。到了年关,辛苦了1年的农民工拿不到薪水,却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只得频频上演“跳楼秀”……
大家一定都记得前几年发生的“上海交大招生丑闻”。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高考制度是中国最公平、最具有公信力的制度。但是,当那张长长的写满了“××,××领导侄女,请关照”、“××,××领导交办,请妥处”等的招生目录被披露后,人们惊呆了。我们一直最为信赖的高考制度竟然充斥着腐败与交易!后来,就有人在网上卖大学录取指标,卖大学文凭,说是“内部指标”,或者“内部关系,绝对硬”,10万元1个,于是,还真的有家长领着孩子去买。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相信,大学录取通知书并不神圣,只要有足够的钱,或者有足够的关系,就一定能得到。
当机会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时候,相互不服的人们,就会动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争、去抢。对于个人来说,这就是战争。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战斗思维”,由此日积月累而成。
笔者有位朋友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该法学院在全美名列前茅,学校又位于纽约市,因此,前来演讲的世界各国名流政要络绎不绝。每次来了大家关注的知名人士作演讲,同学们都想去听,但最大的礼堂也只能容纳几百人,怎么办?法学院的同学们采取的是人类最原始、最公平的机会分配方式——抓阄。这样,能去的人固然兴高采烈,去不了的也不会怨天尤人。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机会和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公平的时候,人们的诉求是有节制的,是理性的,他们不会抓狂,不会去“战斗”。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