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近日撰文指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必由之路。除非我们停止了发展,或者把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下来。但是那样造成的问题恐怕就更多了。(1月7日《经济观察报》)茅先生曾被赋予“经济学界的鲁迅”的美誉。正因为此,当这位“经济学界的鲁迅”抛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高论,我没有理由不感到诧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正接近拉美水平(1月7日《青年参考》)。在一个收入差距已经接近拉美化边缘的时候,还在高歌扩大收入差距的合理性,这是什么?
茅先生所引用的基尼系数数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是大致吻合的,但看法却横看成岭侧成峰。面对高达0.4~0.5的基尼系数,社科院这份报告看到的是社会的严重不平等、民生的艰难、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对改革开放的破坏,而茅先生看到的却是,“分别看农村和城市,他们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太大。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只有0.39,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只有0.32,都没有达到警戒线”。以牺牲农民利益形成城乡剪刀差,如此工业化进程难道是合理的吗?
更令人费解的是,面对巨大的贫富差距,茅先生断言“除了土地制度跟政策有关外,其他各点都不是某项政策错误导致的”。诚然,征地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扩大了城乡差距,但要说其他政策都没有错误,显然过于片面。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社会蓝皮书》关于收入差距扩大的数据表明,国内收入最高的20%人口与最低收入者实际收入差距达到18倍,而且这种差距在向纵深发展。18倍的收入差距,难道都是诚实劳动拉开的吗?
修正一位知名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很艰难的,但我还是想提醒茅于轼先生,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有助于激发经济的活力和人们的创造性,但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社会的福音,甚至也不是富人的福音。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