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周济11日在武汉出席“第二届中部崛起人才论坛”时透露:明年是农村教育的关键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据新华网武汉12月11日电)。
当然是个好事,但不必为此唱赞歌。不唱赞歌的理由很简单:政府就该是做好事的,政府不是用来歌颂的。“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不是政府对百姓的恩赐。不计“预算外”的多种实际交纳费用,中国人税赋担负水平也稳居世界先进行列,而国人的福利待遇却远远不能和高税赋国家的国民相比。实际上,政府义务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来的太晚--“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个词本不该存在,“义务教育”这一概念中的“政府义务”和“国民福利”原本就是无可置疑的,它的出现本是个令人遗憾的“中国特色”。
此时此刻,简单回顾一下我国落实“义务教育法”艰难曲折的历程,很有必要。义务教育不义务,义务教育高收费,是多年的国情了。2001年初,我国曾以罕见的规格向世界宣布了义务教育取得伟大成就,并赋予这一成就“战略性的历史意义”。教育部门自我庆功,载歌载舞一片欢腾。如今宣布农村义务教育免受学杂费,成就比那时要真实,但却没有了早年欢庆虚假成就时的高调和张扬,这个进步应该指出来。老百姓对进步、退步一般是看得出来的,在利益相关的问题上记性并不错。周济部长显然“历史感”比较强,他发布好消息的同时提了一下历史,说“2000年底,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对“群众”来说其实大可不必。
中国的“义务教育法”是20年前颁布的。在制定、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年代,中国人觉得义务教育离他们并不遥远,其时官方并没有故意歪曲“义务教育”的特定内涵。然而,在颁布后的十五年间,实际上没有政府义务,“伪义务教育”取代了真正的义务教育,并对此虚假成就大肆标榜。十五年中,中国人似乎傻到不知义务教育是什么,传媒和学界没人指出伪义务教育的荒唐现象。那时的义务教育法被拿来整治家长,“政府起诉家长”就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好新闻。2001年春,我发表在《杂文报》和《检察日报》的《为一条国法讨公道》为第一炮,掀动了声讨伪义务教育的舆论浪潮。到当年年底,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半月谈》也发表了批评文章。到了第二年,“义务教育伟大成就”就不成其吹牛的“突破口”了。
从此,大批民间人士开始呼号呐喊,“诋毁义务教育”的言论从未间断。仅我一人就有多篇思辨、呼吁免费义务教育的文章风行网络。压不住、驳不倒的舆论浪潮,让虚拟辉煌政绩的有关方面遭遇了长期的尴尬。其间有一批专家意图继续维持虚假繁荣,提出“义务教育是家长义务”的“研讨成果”,各种理由尤其是经济、财政的理由提了很多。但人们不再被他们所“忽悠”,所谓“教育产业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领导人顺势应变,也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是政府义务”的观点,政府的积极举措相继推出。
社会的怨声,舆论的批评肯定对落实义务教育起到了作用,如果不是网络民意和媒体阻击了赞美“义务教育”成就的马屁,今天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了。
一个本不该发生的胜利机会迟迟降临,“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个在中国产生的新鲜生动的词汇,铭记了教育史上的耻辱事件。专家说过“早实行一年就可使近百万学生免于失学,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早实行一年“免费义务教育”,就功德无量,也就是说,晚实行多年错责实在不小,当然更不等于做出了值得歌功颂德的业绩。
一个概念被歪曲,为凭空出政绩服务,一个低而真的标准成了伪而高的指导标准,误了我们全民的大事,并且一误就是20年。误大事从说假话开始,祸害从不许人发表异见开始;做实事,从说实话开始,纠错开新,从民意挺立、舆论监督开始。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周济称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明年将全部免收学杂费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