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星空评论
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日月谈 > 学术思想
“革命尚未成功”的历史启示
作者:章立凡    我来说两句(0)  时间:2006年12月01日10:39

  孙中山临终前“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至今令人浩叹!不认真反省历史,就无法赢得未来。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意义不仅限于统一……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政治遗嘱

  今年11月12日,海峡两岸的国共两党,都在隆重纪念孙中山一百四十周年诞辰。回顾孙先生的一生,他的革命成功了吗?有什么历史教训可以汲取吗?

  孙中山领导反清革命,1905年创立同盟会时的宗旨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实现。

  孙中山将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但袁习惯于威权政治,不知民主为何物。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又搞“二次革命”讨袁,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要求成员宣誓打手印效忠他,遭到同志黄兴等的反对。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袁世凯称帝不成而死,中国陷于南北分裂,孙中山依靠南方军阀搞武力统一未成;1922年发动北伐后,又与主张“联省自治”的同志陈炯明闹翻。因为得不到列强的支持,他转而“以俄为师”,按苏俄模式改造国民党,并与新生的中共结盟。

  与此同时,他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秘密结成“三角同盟”,共同策动冯玉祥于19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冯自称为“首都革命”),推翻了直系政权。同年末,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扶病入京。1925年3月12日在京病逝。

  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直至逝世仍未成功。因此当时公祭的灵堂上,悬挂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挽联。

  无论过去或现在,海内外史家对孙中山的革命历史都存在不少批评,尽可见仁见智。但作为结束中国封建帝制、创造共和的第一人,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中山先生的最后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他的继承人蒋介石却在1949年被赶出大陆,退踞台湾,导致中国分裂至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孙中山发起的革命未能成功呢?因为革命政党会变质,革命会走向反面。

  孙中山早年继承了洪门血脉,以传统会党的方式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创立中华革命党,仍是封建家长制的遗风,要求党员效忠党魁。这套东方秘密社会的组织形式,后来又与苏俄式政党的暴力革命模式相结合,对他的继承人蒋介石有重大影响。国民党在大陆和台湾执政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独裁。

  蒋介石于1927年与中共决裂,翌年完成了“武力统一。但国民党上台执政后,中山先生“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承诺,却一直没有兑现。此后中国内战外患不断,直到八年抗战结束,废除了不平等条约,算是赢得了一个大国地位,在民族主义上有所建树。但国民党在民权、民生方面政绩不佳:弁髦民主,坚持一党专政;贪腐横行,导致财政崩溃;最终在内战中被中共打败。

  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是中国历史变革的原动力,历代农民起义和王朝更迭,都离不开土地问题;而建设现代化国家,资本是决定性的推动力。在蒋介石执政期间,官僚资本无节制扩张,土地问题造成大量的农村破产。虽然推到了帝制,但会党政治的暗箱操作和暴力传统,使国民党重蹈“以暴易暴”的历史“周期律”覆辙。

  人类走向文明的历史已经证明,革命只是一种比较激烈的社会变革形式,但并不等同于暴力,政权也不能永远靠暴力维持;革命只是短暂的,改良则是长期的,“不断革命”是对革命的误读。

  历史教科书将毛泽东领导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区别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满足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实行土地改革;同时与民族资产阶级结盟,接受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阶层政治协商的共识,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宪政,共同发展民族经济。

  但为了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毛泽东中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很快又以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形式,将土地重新集中;又通过公私合营,最终实现了民营资本的国有化。在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之后,由于没有摆脱农民革命的会党传统及苏俄政党模式,家长制和不透明的决策机制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了“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决策失误。

  国民党在台当政期间,通过“三七五减租”和“耕者有其田”的土改,以及发展出口加工业,使台湾经济逐渐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87年,蒋经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政治革新运动,先后解除三大禁令(戒严、党禁、报禁),台湾逐步走上现代民主之路,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

  但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并未使国民党保住政权。历史上“2.28”事件造成长期的族群分裂,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崛起,国民党内与黑道结盟的黑金政治,最终导致“百年老店”在大选中败北。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政权,未能接受国民党失败的历史教训,治国无方造成经济衰退,而在政治贪腐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陷于今日之困局,足以引发国人对持续一个世纪的党派政治之思考。

  国民党从失国到下台的过程,是一面历史的镜子。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需要珍惜自己的历史地位,不辜负革命的理想和人民的期望。如何摆脱会党政治的旧习,完成政治角色的转换?如何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关注民生疾苦并保障社会公正?一个世纪的历史教训,确实发人深省。

  发展经济离不开土地与资本。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但历史的惯性阻滞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以致于某些不受制约的权力与资本联姻,“权力寻租”造成一些地方政权“黑社会化”,因侵夺土地造成的“群体事件”,至今层出不穷。没有民主宪政和分配公正,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是“以俄为师”的革命兄弟,曾共同拥护三民主义,两度并肩奋斗而又反目成仇。如今老师之国不复存在,两党在“一个中国”的理念下,三度携手的身段令人瞩目。但国民党在台湾能否重掌政权,共产党在大陆能否摆脱“生死存亡”的困扰,双方都需要反思。

  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迄今,中国一直在“以党治国”的政治模式中徘徊,如何以“天下为公”的民主宪政,驱除“结党营私”的腐败顽疾,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超越了政治倾向及党派之分。

  孙中山临终前“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至今令人浩叹!不认真反省历史,就无法赢得未来。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意义不仅限于统一……

  来源: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学军)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菊花台
迷迭香
青青河边草
丁香花
原来你也在这里
爱如空气
不要再来伤害我



频道精彩推荐

·日本地震 美国中期选举
·河北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
·朝鲜重返六方会谈
·拼音输入法 焦点图新闻
·nba直播 姚明 王治郅
·体操世锦赛 刘翔 篮球
·欧洲冠军联赛 体育彩票
·CIVIC 乐风 凯美瑞
·标致206 骏捷 雅绅特
·医改 入世五周年





一个人哭
退后
断了的弦
还是朋友
水晶蜻蜓
唱给你的歌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