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百名家长在送清华新生上学时,因周边宾馆爆满,最后露宿校园。清华学子们对此反应不一,有同情者,有问责者。而学校对此表示,已经尽力安排家长的住宿。(《新京报》8月21日报道)
虽然学校表示已经尽力,但我还是表示怀疑:偌大的清华,难道除了操场、体育馆的台阶等,就真的没有更好地可供家长们借宿一晚的地方?学生宿舍里挤一挤行吗?教师里临时安顿一下行吗?某些办公室里挪一挪也未尝不可吧?退一万步讲,即使所有这些地方都不行,清华那么多官员、教师,也应该有几个热心人,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到自己家里暂时住一晚,也方能显示出清华人的风范。
总而言之,让千里迢迢赶来的家长们露宿校园,实在不应该是堂堂清华的待客之道。虽然家长们是自愿的,虽然当天晚上天公作美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也没有月亮,但是,露宿毕竟既有损健康,更不文明,这样的情景实在不应该发生在以传承和发展文明为己任的清华大学。因此,我以为,这一事件,不仅见证了清华应急能力、管理能力的低下,更见证了清华人文精神的没落,清华是如此冷漠,如此缺乏人情味!
此前,清华曾经因为被指沦为中国的二流大学而耿耿于怀,现在我都不忍心再去批评它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某种情况下,言之激,方显爱之切,虽然清华在国际上地位不振,但在当代中国,它毕竟是当之无愧的大学中的翘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代表和希望,因此,国人对它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对它的要求特别严格,都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一再挨批,清华理应更深刻地反思。
清华最应该反思的,就是自己的精神的没落。近期它遭遇到的各种批评,归根到底,都是与现代大学精神的缺失有关。三十年代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我看来,梅先生的这句话也是片面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也非仅仅是有大师之谓也,更应有大德之谓也。因为,如无大德,则纵有大师,也难以发挥。这个“大德”,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之德,就是现代大学应该有的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济世精神、爱民精神、人本精神,等等。设若清华大学真有如此精神,它在诸多方面,必定可以做得更好,譬如,有此五种精神,则清华一定会视学术不正之风如仇敌,断不会遭来大量引进假“海归”之讥;有此五种精神,它也不至于下“限客令”,将诸多前来“朝圣”、“慕道”的客人拒之门外;有此五种精神,它亦绝不会让如此之多学生的家长们露宿校园!
因此,家长露宿,实乃清华露羞。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愿清华三思!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百余新生家长露宿清华 学子难过家长高兴(组图)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