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毁灭与死亡突然降临/就仿佛渤海湾骤起的狂涛/鲸吞了岸边的一枚小虫卵——一位唐山诗人如此描述三十年前的悲惨一幕。
三十年前的今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灾难造成24万多人死于瓦砾,70多万人成为伤残,7000多户人家断门绝烟。一座城市,带着它特有的大地与时代的伤痛,只在数秒之间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三十年后,同样是这座城市,在废墟中崛起。此时,岸边的那枚“小虫卵”已经破茧而出,变成了翩翩飞舞的蝴蝶。
新唐山,生于1976.凤凰山下三十年涅槃与见证。它见证了一个时代血色蓬勃的苦难倒影,见证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信念。那一天,上天仿佛要向唐山倾倒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但是,当时交通与科技的落后,并没有停止这个城市救灾救困的步伐——人们都还记得,赤裸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李玉林驾驶“唐山第一辆苏醒的车”冲向中南海报告“唐山地震了”的悲壮时分。
灾难发生后,14万救灾部队陆续进入灾区,全国各地也派出了十几万人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在那样简陋的救灾条件下,60余万被埋在倒塌物中的灾民,有80%人成功获救。一幕幕与死神搏斗救人场景,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如今看来仍会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如《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所言,“一个幸存者救活十数人,十数幸存者救活数百人……生者与死者的鲜血融合在一起,在黑色天地间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
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竖起抗震碑,用鲜花与水泥铭记那个时代柔弱的肝肠以及掘地求生者钢铁般的意志。谁也不能否认,这个大写的“人”字,是汉语言中最秀美的文字,是人类文明历程中最壮丽的纪念碑。它不仅记录了每个灾民在废墟中向上崛起的姿势与精神内涵,同样是人类救灾救困时同舟共济的支撑与搀扶的剪影。
有生命就有希望。人类曾经的荣耀与未来的保障,莫不在于对生命的孜孜以求的护卫。无论是对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求取,还是在不测自然面前实现群体自救,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源于对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呵护。正因为此,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人类必须从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
应该说,唐山大地震所赠予我们最好的警示,就在于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既要驯服柔软的大地,又要夯实人类文明的根基。前者,借助防震工程的建设、地震科技的发展;后者,加强灾害知识的普及以及灾难社会学的研究,促进灾难防范与公民自救能力的养成。任何社会都应将“为所有公民生命设防”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文明的摇篮。
正因为此,如今的唐山,不仅建设了“内浇外挂”的抗震建筑,务求“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同时建设了国内地市级第一家数字化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和无线通讯网,确保5分钟内收集到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痛定思痛,崛起于一片废墟之上的所有唐山人理应为自己的生命站岗放哨。我们相信,唐山减灾防灾的经验属于全世界,正如同它所经受的所有磨难,不仅属于唐山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凤凰涅槃的唐山昭示我们——人类的真正伟大就在于能在痛苦经验中步步为营、不断前进,能够一次次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困顿走向新生,砥砺心志、超拔苦难,迈向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关专题: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新唐山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