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与电动车发生碰撞,在交通拥挤的城市是时有所闻的事儿。但是,轿车与电动车发生碰撞后,轿车车主殴打电动车骑车人的事却鲜有所闻。而宝马车车主在车与电动车发生轻微剐蹭后,宝马车主冲出来,将骑车人打倒,并将其拉到宝马车上,试图带走,却更是闻所未闻。然而,这一幕,却在首都北京的大街上发生了。(7月3日《京华时报》)
媒体曝光了现场骑车人被拖进车内狂殴的一组组镜头:宝马车俩男子将骑车人塞进车里;骑车人在车里挣扎;宝马司机二次将骑车人往车里拖……读罢,不禁一声惊叹:这,就是首都北京?就是我们期待的法治社会?
读及新闻,有网友一早跟帖叹曰:“看着伤心,读着气愤!”怎么能不伤心,怎么能不气愤!如此公然而然地在大街上行凶作恶,并且是在理当为全国作“八荣八耻”文明示范的首都发生,谁能不伤心、气愤!
伤心气愤之余,不能不想到一个问题:宝马车主发飙何以如此张狂?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是一个普通百姓?不像。普通百姓手头还不至于阔绰到在吃饭穿衣之外有能力消费高级轿车,只有骑自行车、驾电动车的命。就中国的现实,小轿车普及恐怕还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遥远的梦。
是一个大官?也不像。正常情况下,小官买不起高级轿车,越大的官却越有公车可坐,没必要也没钱买高档车摆阔;官越大,素质也当越高,不至于有无视法律动手打人的张狂。何况,做官大多聪明,知法懂法,深知打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脏了自己名声。
是一个老板?有八成像。老板有能力买高级轿车,也就不怕打人欺人。不是有老板早就扬言,“可以摆平一切”么?看看那辆车牌号为京CG6789的宝马车,打了人还不顾被打人站在车前,毫不犹豫地发动,扬长而去的架势,就知道这车主不同一般。什么法律法规,什么交警刑警,什么刑拘判刑,皆不能成为他们无法无天、动手动脚的约束与障碍。
猜测,尽可继续下去。有道是,如果没有“合理猜测”的“底线权利”形成的压力,所谓信息公开和社会公正都可能难以实现。不能否认,在法治还很不健全的当下中国,权力和金钱随时有可能利用其超出凡人的能量干扰司法和社会公正。而通过“合理猜测”而体现与自由表达的“底线权利”,正是抵抗这种权力扩张、促进信息公开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
北京宝马车主发飙,折射了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宝马车主发飙,也脏污了北京在国人乃至世人心中的形象。人们期待着,北京发飙宝马车主的真实身分早日曝光;期待着北京宝马车主发飙殴人事件得到处理;更期待着全国各地屡屡曝光的宝马车肇事、神秘宝马车主发飙、宝马撞死人逃逸事件不再重演。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