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关系自1948年以色列立国以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的“死循环”,那就是不断的暴力、暴力。虽然在这暴力之间也穿插着和平的花絮,以巴人民也憧憬着持久而稳定的和解,但和平似乎总是一个虚悬的幻影,而暴力却从来就是一根贯穿以巴关系的主线。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似乎也对持续近六十年的以巴冲突已经感觉麻木,对不断的流血已经习以为常,对某一时刻的绽现的和平火花也悲观视之。
在这种不断构建的历史积累中,近日因为巴武装组织袭击以军哨所,打死2名以军士兵并绑架沙利特而导致的冲突一触即发,而此前已经绑架了一名犹太定居者。在后果还不能预料的情况下,这则新闻是挤不上世界新闻的头版头条的,人们关注的更是德国绿茵场上世界杯足球赛的拼搏和较量,相反以巴之间可能来到的冲突只是一个陪衬。对于以巴双方的领导人来说,这类在大历史背景下的突发事件永远是没完没了的难题;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对前景的不可预测、对自身安全的恐惧也永远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构成这个“死循环”的症结所在是以巴双方不妥协的对抗以及隐藏在对抗中的深层次意识。这种对抗意识不仅扎入高层领导人的头脑中,也深植于普通民众的心里。民族观念虽然也能让他们理性地去看待以巴关系,但却总是以感情归依的情绪性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对抗还得不断地持续下去。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委员会”表示:“除非以色列立即停止侵略行动,否则我们将处死这名犹太人定居者”。此前它提出的条件则是要求以色列释放关押着的巴勒斯坦人。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很快排除了通过谈判解救沙利特的可能性,他强硬地表示:“这不是谈判的问题,这不是一个讨价还价的问题。”在以色列看来,如果同巴武装分子谈判,就等于示弱,而巴武装分子在得手后会“得陇望蜀”,继续不断地从事此类活动,以色列的麻烦将会更大。况且对于小小的以色列,每一个人都是极端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国内民众微妙的心理。而在巴武装分子看来,面对强大的以色列,他们只能以这种弱者的抗争试图来达到一点点目的,同时尽量地吸引关注的视线。两者之间对对方心理的窥测没有任何共同的成分。而最后,只能是暴力和冲突。
但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下,双方还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限度,但这个限度我们还不知道,入侵黎巴嫩、围困阿拉法统那样的事件是不是还会发生很难说,但通过暗杀行动除掉巴武装组织头目的做法对以色列来说则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于双方之间的强弱态势一目了然,大规模的冲突不可能发生。同时以巴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外力的介入,相信这一次外力仍然应该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斯皮尔伯格的大片《慕尼黑》用影视的方式再造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恐怖分子针对以运动员的屠杀以及以色列“以牙还牙”的报复情境,而现在,这个死结还不知何时能够解开,是不是能够解开。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假伯夷之口而喟然长叹:“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但是谁不知道呢?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评论: 缓解内部矛盾的巴以新危机 (责任编辑:张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