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周,最抢眼的国际新闻当属以色列总理沙龙再次中风。沙龙已77岁高龄,能否逃过此劫很难说。
国际社会对沙龙病情的异常关注,我想主要出于对巴以和平进程是进是退的担忧。自从阿拉法特死后,巴以和平基本上由沙龙在唱独脚戏。即便阿拉法特在世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导权也握在沙龙手里。如是,若沙龙一病不起,或撒手人寰,巴以和平进程令人堪忧的情势客观存在。
围绕沙龙病情发展趋势,全球媒体展开新闻大战。国内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也小有进步。至少还没人出面强调“适可而止”。
以色列各党派、政治组织尤其是民众对沙龙病情的关注,主要出自人文关怀和感念。近半个世纪来,沙龙几乎是犹太民族的精神象征。沙龙富有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沙龙强悍强硬的个性,沙龙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沙龙政治性格的坚韧不拔,沙龙敢做敢当的人格魅力,特别是沙龙从政历程中始终表露和坚持的对国家民主和法治的尊重与信守,使其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一个不可多得的伟大政治家。
围绕沙龙病情所展开的新闻大战,为国际社会尤其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个“透明的沙龙”:
所谓“透明”,首先是沙龙病情状态对以色列民众全透明。这种全透明受以色利宪法和国家民主政治体制双重保障,符合国际社会政治惯例,充分尊重和满足以色列民众的知情权。
以色列民众,不管其政治倾向和政治立场如何,不论其宗教信仰如何,在关注沙龙病情这件事情上,表现出高度的趋同性。如何定义这种关注甚至关切呢?愚以为,这是民众与领袖利益一致、和衷共济的真实写照。
对一个国家,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对一个民族,这是一股难能可贵的精神力量!
以色利国内党派力量和政治倾向错综复杂,有人期待沙龙重病引发这个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甚至“内乱”。没有,迄今为止,以色列工党、利库德集团及各党各派,各种政治组织“不同而和”--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一致。
人们还看到,对沙龙病情全透明,并没有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更没出现社会恐慌和骚乱。相反,“空前的团结”极有说服力地证明,民众相信即便沙龙一病不起,甚至出现“后沙龙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中东和平进程均不可逆转。
几乎可以肯定,以色列民众在非常时期对国家的信赖,说到底不是对沙龙、对某个党派、某个政治组织的信赖,而是对国家政治民主制度的充分信赖!
大家知道,整个苏东集团特别是前苏联,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是绝对保密的,从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再到契尔年科莫不如此。当年之所以如此,据说是为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可是历史偏偏证明,剥夺人民知情权的所谓“稳定”是最不可靠的。苏联及整个苏东集团最终灰飞烟灭,就是对这种刻舟求剑式的所谓“稳定”的绝妙讽刺。
市场化和相应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是条回不去的路,我国改革开放已历时28个年头,在保障民众知情权这一宪法权利的路途上,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努力--尤其是近几年。借“透明的沙龙”,我们是否该在尊重和保障民众知情权上走得更快更远?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