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或许人们早已淡忘了薄熙来被定罪的事实,但是此次审判所达致的程序正义,却可能成为法治道路上人们心中抹不去的印迹。
薄案公开审判 点燃中国法治新希望
最近几天,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济南的一场不同寻常的审判上,一桩引发舆论无穷猜想的带有政治意味的案件,以公开的方式如此逼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也让外媒发出难以置信的感叹。而这种自信的背后,正是中国政治开放化、民主化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司法点燃法治新希望的重要航标。
薄案有望成为中国法治史上的一座司法丰碑。
从8月22日开始,薄案中司法公开的尺度就大大出乎人们意外。以往的一些重大敏感案件,庭审多严格按照“剧本”认认真真“走过场”,最终被告人完全认罪的裁判结论,多缺乏司法逻辑的公开展示,难免让人会生出一些猜疑来。
但与以往不同,这次审判法院引入了微博直播,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及时、充分、客观、准确地披露庭审重要信息。其详尽程度,有人称几乎是把庭审笔录直接贴上去,内容毫不避讳,让原本以为不过是场“形式审判”的民众,完全惊叹于司法公开的魄力。这种公开带来的效果,不仅引起民众的普遍围观,更将法庭审判的程序细节和逻辑推理充分展现出来,消除民间对薄案的种种不实传闻,从整体上极大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
该案中司法的抗辩程度同样令人称赞。对于法治观察者来说,即便薄熙来被定罪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从审判中的抗辩程度依然能看出中国法治的成熟度。在薄被控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宗罪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有控、辩双方施展的空间,恰如有的专家所言,以往在司法实践中难得一见的证人出庭、证人视频作证、交叉询问等,都得到了充分运用。特别是徐明和王立军出庭与被告人当面对质,充分显示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后“对抗式”辩论的智力较量。
虽然在具体的审控辩细节上,有的还存在一些小失误或瑕疵,但整体上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乃至被告人的表现都令人关注。这种展现在法庭上的对抗,让人们看到国家公诉人与刑事被告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也彰显了现代刑事法治的真正精神旨趣。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法庭程序中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薄熙来作为刑事被告,依法享有充分参与关乎自己命运的法庭辩论权利,而审判长也给予辩方以充分的发言时间和机会,几乎没有人为的打断。
这种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摆脱了法庭“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真正回归到司法严格依据证据进行法律事实推理的理性思维轨道,就连薄本人也多次对法庭表示敬意和感谢。若干年后,或许人们早已淡忘了薄熙来被定罪的事实,但是此次审判所达致的程序正义,却可能成为法治道路上人们心中抹不去的印迹。
连续五天的不间断公开审理,让薄案有望成为中国法治史上的一座司法丰碑。当然,对一个国家的司法和法治而言,在程序上做精一桩案件不难,难就难在所有的案件都能秉承同一个标准,将司法保障人权的理念夯实,将法治尊重被告人权利的精神活化。
在薄案中,我们见证了薄熙来作为被告人的种种辩解和驳斥,也见证了各种人证、物证、 证人证言的过堂质证,更见证了控辩双方在法官主导之下你来我往的对抗式辩论,一切都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来的文明要素展现无遗。相反,人们事先隐含在内心的种种担忧,如身为政治局委员的高官身份会不会带来过多政治性因素的干扰,对薄熙来的定罪量刑会不会存在“未审先判”的可能,都因为司法程序的坦荡而消解。正是司法这种不避讳、不忌讳的态度,构成了中国司法崛起的信心源,也构成了中国法治的希望所在。
曾有人这样形容中美间的法治差异:在美国,所有的政治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法律问题,司法成为法治的最高裁判地;而在中国,所有敏感的法律问题都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司法退隐在政治幕后沦为附庸。这样的偏颇看法,有望被薄熙来一案的公开庭审所打破。尤其是王立军与薄熙来的对峙,将政治生活中的一幕幕搬上庭审舞台,纳入法律评价的范围之中,足见司法与政治理性关系的开创。
其实,一个国家最大的政治就是法律有权威,人权得到司法的一体化保障。从这个角度看,薄熙来案件中的最核心价值,不在于公开庭审所蕴含的法律教育效果,也不在于中央反腐勇气与决心的彰显,而在于高层将其定位为一桩刑事案件而非政治案件。将敏感的政治领域中的案件回归到司法主路上来处理,这便是中国法治的最大福音!
相关评论: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