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同性恋:信春哥,不被精神病 如果你看到周围有人是同性恋,他们或她们公开秀恩爱,你会有什么感觉?最近,联合国决议支持同性恋权利,美国纽约州允许同性结婚,奥巴马在同性恋和婚姻合法化上玩暧昧,更甚的是德国正在制定同性恋生育法律。在中国,同性恋竟是少数能挥舞时尚、进步大旗的非主流… |
![]() |
|
|
|
往期回顾
|
中东同性恋人群每天要面对法律和社会的歧视,他们被当做罪犯。如果一旦出柜,轻者可能丢掉工作,重者将被起诉,甚至被以各种含混的罪名,比如有伤风化、消费毒品、聚众集会等逮捕。埃及的同性恋者们积极参加了推翻穆巴拉克的反政府行动,期望换取对同性恋者的认可。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反政府武装根本不在乎他们的诉求。信奉伊斯兰教的他们仍嘲笑这是荒唐的事情。有的人只好采取了变性的方式,但是在官方文件上不过是注上错误的性别。在这些国家,对同性恋采取措施,就像对其他法律的执行一样,只是间或执行。在政府有意无意的纵容中,同性恋文化在地下发展,只是这种容忍总是忽冷忽热的,随时有被突然破门而入,从此被消失的风险 …【详细】
德州是保守的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的老家。美国电视台在德州一家餐厅做实验,请演员模拟同志伴侣带小孩用餐,遇上餐厅服务生恶意歧视、冷嘲热讽,藉此测试用餐顾客的反应。没想到民风保守的德州小镇上,居民纷纷出言相挺,或与服务生对骂,还有人递上小纸条加油打气,让同性恋的演员当场流泪。根据德州的法律,餐馆是可以拒绝为同性恋者提供服务的,但是居民的回答是:对与同性恋一起就餐并不介意。有人对同志伴侣说,我想说我爱你们,即使外人责难和不宽容,别因此失望伤心。马丁路德金说:我们可以不记得敌人的大放厥词,却忘不了自己人的沉默不语。他还对服务员说,你不是国王,不是上帝,无权决定别人该怎么活。如果是你,仗义执言还是围观?…【详细】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今天的中国,朋友们聚餐,点龙虾鱼刺燕窝,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歧视、恶习、腐败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当房间里有一只大象时,它随时可能抬起脚来,踩碎天下太平的幻觉…【详细】
英国名著《汤姆求学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汤姆-布朗临行前,母亲嘱咐他“要抬头挺胸,直截了当地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对儿子的临别嘱咐却往往是“少管闲事”。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身处一个法律不保障个人权益的社会,不关心公共事务总是比较保险。热血青年到了25~30岁之间的某个时候,大家全都变聪明了,冷漠了,老练和有教养了。东汉末年以前,中国文人常聚而议政,最后以“党人”罪名镇压。从此文人们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这些人开始沉迷于美酒、女色、诗词和道教。有些人建起没有门的房子,从窗口拿别人送来的食物,老死。这些人被称为“聪明”,被小乌龟们景仰。在中国,所谓的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没有任何自己观点的人…【详细】
|
《人生何处不尴尬》:疲惫的英雄梦想
|
《纳博科夫传》:打破纳博科夫的魔咒
|
《建筑家安藤忠雄》:建筑师的野心与清高
|
《舍我其谁:胡适》:全面改写胡适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