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大佬们不愿意提及的“兄弟”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在新出的回忆录中把比尔·盖茨描绘成一个脾气坏、满身铜臭的野心家,引来大批媒体关注和八卦。其实纵观微软、苹果、facebook你就会发现,在商业世界这种类似于由初次婚姻不幸而引发的纠缠不清、刻骨铭心的关系绝对不是偶然一例,大多数关系的破裂都发生在公司真正飞黄腾达之前。 |
 |
|
|
|
保罗·艾伦 微软
这本爆料回忆录出版之前,盖茨与艾伦的关系一直是被公认的好,就算58岁的艾伦已经离开微软,书中艾伦说他离开是因为对盖茨的行为越来越不满。盖茨一直试图降低艾伦在微软的呃股份,也是因为与他们相熟的人都认为艾伦并不在工作状态,也没有对公司全身心奉献。这是原因之一,而盖茨也在他们的首张合作协议中写道,如果他认为两人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他可以购买艾伦的股份。 |
|
|
和谐表面下的内部征战
不过跟两位大佬都认识的很多人都质疑艾伦的一些数说法。比如艾伦说当年他去加州挖了一个电脑奇才,此人后来成为微软最重要的程序员之一,但是熟人揭晓,这个奇才是盖茨三顾茅庐来的。
艾伦1982年离开微软,那时他患上了癌症。30年来艾伦基本上是在靠着微软带给他的巨大财富过活。他的大部分商业投资不是失败就是勉强糊口。【详细】 |
 |
|
|
史蒂夫·沃兹尼克 苹果
乔布斯一本自传中描述了他首次见到沃兹尼克时的情景:很震撼,沃兹尼克是他见过的第一个比自己还懂电子学的人。但这仅仅是初次会面的共鸣。事实上沃兹是个极客,只对技术感兴趣,乔布斯却是个杂家。当苹果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时,苹果二代的幕后功臣沃兹尼克耍起大牌了,他获得了电脑奇才的地位,日子久了他自己也信了。有人拿他说事时,他就会发作。 1983年开始,沃兹尼克就与苹果产品研发没什么关系了。 |
|
|
形同陌路的两个史蒂夫
1987年,他不再是苹果的全职员工,但依然领取薪酬,并成了苹果的狂热粉丝。2007年iPhone发售时,他凌晨4点跑到自己家附近的专卖店排队,iPad发售后,他也第一时间预购了3台。今年4月被问起与乔布斯的关系,他回答:“我们之间从未不和,我们只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观点而已”。这也印证了外界评价:乔布斯有兴趣管理公司,而沃兹尼克仍然只是一名工程师。【详细】 |
 |
|
|
爱德华多·萨维林 Facebook
爱德华多是扎克伯格的哈佛校友,Facebook的首位CFO。扎克伯格如电影《社交网络》中一样写代码全心投入的时候,爱德华多已经投身金融行业,在雷曼兄弟公司赚到高额薪水。他也一直想用引入广告的方式盈利,这与扎克伯格的信念背道而驰。“当年不再适合公司的发展,你就必须离开。”这事Facebook早起员工对他的印象。2007年扎克伯格亲手讲爱德华多的名字从公司文件里“创始人”一栏中抹去。 |
|
|
大家只好法庭见
跟盖茨乔布斯不同,这两位合作伙伴最终将对方请上了法庭。滚石杂志报道,先起诉的一方是扎克伯格,因为爱德华多冻结了他当初设立的银行账户,让Facebook无法再向前发展。漫长的官司之后,爱德华多赢回了5%的股权,也将自己的名字重新打在了Facebook网站的发行人一览,但两个人不可能再是当年的好哥们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