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别忙着满世界不高兴,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学

    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收购外企,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推广,中国民族品牌越来越多。似乎中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用再跟着西方的后面学习了。即使我们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域犯了错误,也不愿意去承认,我们急于追赶着什么。这种自信的膨胀到底会带来什么?是拒绝学习甚至丧失学习能力,还是更开放的心态,更包容的胸怀,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坦诚面对它?
    最近,耶鲁、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在网上流行,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大学教育与人家相比相差何其远;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比亚迪遭遇了销售上的危机,我们才知道丰田模式还讲究与经销商的沟通;我们奇怪于美国银行为何不想法子“抢钱”,又追捧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揭开背后的真实,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 【伊险峰: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学

大学开放课程:教授方式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人也许不是最用功的,但他们的课程却培养出最多人才。美国的课堂是非常开放的,思想的开放,没有老师有灌输的倾向,尽管老师不说,你也知道他们其实是在与你“交流”,帮助你思考,帮助你学会辩论的技巧,以及哲学地思考问题。老师与学生是友好平等的,很平和,人显得“很正常”。中国网课族游向耶鲁开放课程,因为这里有开放式的讨论也有激烈的辩论,这里没有政治正确。 【详细

金融体制:美国银行没办法暗地里“抢钱”

   美国稍有规模的银行,每月都会给客户寄月结报表,有任何存储款新规定,一律提前一个月寄信通知客户,不搞“暗箭伤人”。除此之外,本银行的客户纸币与硬币之间互换不收费,文件公证等也不收费。这比起我们国内的银行想着法儿地“抢钱”美国储户太幸福了。美国银行可以自由申请开办,竞争激烈,银行只能想办法提高服务质量生存,要是玩点抢钱的把戏,早就存活不下去了。【详细

影视剧:五千年的文化只剩下孔子和功夫

    李承鹏评论《阿凡达》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2012》里一群坐飞机逃难的美国人迫降在中国雪山,求助无望时,解放军从天而降施救。美国大片总是帮助中国人培养想象力并取得不俗票房。反观中国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除了几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传统项目(如功夫、中医、孔子)外,就鲜有其他创新,更遑论影响力了。 【详细

 
往期回顾

那五:冲着一个不同的利字

    挟尸要价、银行N项收费,我相信逐利是任何经济人的本性,银行、政府都是经济人,都别吹嘘自己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只要在合法范围内,有钱捞就捞吧。卡梅伦自当上英国首相,干脆当起了包租公:将位于伦敦西郊诺丁山的家出租,一年下来,可以获利7.2万英镑。坦率地说,我很欣赏卡梅伦,一个收租的首相,显然比寻租的政客要令人放心。英国首相生财有道,隔壁的法国内政部长奥尔特弗则在为政府财政预算缩减而苦恼。他只好宣布,内政部将在未来三年内,裁减9000个警务人员的工作岗位。没办法,纳税人不想养那么多食国家俸禄的家伙。相比之下,还是我们这里的公务员幸福,精简机构那么多回了,还没听说有多少公务员因此丢了铁饭碗。 【详细

李淼:赶着自己向前奔

  在一个商业社会,所有东西的终极价值都是用数字衡量的。这很可怕。现在,不论你是谁,人们不会问你做了什么,而是问你房子有多大,收入有多少。或者,你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被引用了多少次。爱因斯坦假如活在今天,别人也不会问爱因斯坦思考了什么,提了什么问题,也是问他被引用了多少次。有时,我不仅问自己以上问题,偶尔还问自己,写了几本书啊?这些年了写了多少篇专栏?等等。我夏天还参加了不少会议,后来不得不取消了几个,因为实在赶不动了。难道真有人会觉得你今年参加了多少多少会议是那么重要吗?当然我知道会有人对自己说这很重要,所以忙着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我们在快节奏中摸打滚爬,都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事。【详细

河西:讲低俗相声的北野武

   北野武早年就是一说相声的,比郭德纲还郭德纲。 这些相声都很低俗。北野武口无遮拦满嘴喷粪,像机关枪一样说个不停,如果天才清插嘴了,他就专拿那种有关人体下三路的脏话来攻击天才清(他的搭档)。他们立即就火了。年轻人非常喜欢他们。无论他们在什么地方演出,总是像郭德纲一样一票难求。他们在披头士演出过的舞台上讲相声,甚至当时一些大牌的喜剧明星都会亲临现场来观看他们的演出。北野武的攻击目标越来越广,儿童、残疾人、穷人、长得难看的人、政府官员、女性都是他调侃的对象,他们以反社会、反人道主义的幽默大行其道,美其名曰要揭开那些伪善者的真面目。当批评家们对他们越来越不耐烦的时候,观众们却对他们爱得发疯。【详细】 

李承鹏:成龙为什么不憎恨

   菲律宾人质事件,香港8名同胞喋血。成龙却说“如果警方一开始就击毙绑匪,人们会说怎么不谈判?如果警方先谈判,人们又会说怎么不一枪击毙”。 大家应该觉得成龙这话的句式很眼熟,其实就是前两天国资委一位领导说的:现在的老百姓是怎么啦,国有企业不赚钱你们骂,国有企业赚了钱你们还骂。想想中国人需要管的句式,明白吧,成龙确实很适合当领导了,这证明我们这个地方的某种力量足够大,大到足以把一个演员培养成为领导,知识份子也一样,比如陈文茜前段时间说韩寒不该骂世博会,陈文茜在台湾以犀利著称,现在却当起世博唱诗班BB。 我们需要偶像,因为偶像可以改变心情,带来点安全感,现在我们没有安全感,只有对这些偶像的憎恨。 【详细

 
 

一名模特在T台上展示设计师Charlie Brown的作品,悉尼时装节。摄影师:Tracey Neamy


法医在马尼拉巴士枪击事件后标注车身上的子弹痕迹,本周一,一名前警察劫持了一辆巴士并导致车中8名香港游客丧生。摄影师:Noel Celis

一名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的女子在难民营中伫立远望,巴基斯坦。摄影师:Kevin Frayer


一名护林员在清点走私中被缴获的象牙,肯尼亚官方确认这批走私至马来西亚的象牙及犀牛角总量超过2吨。摄影师:Tony Karumba

图片来源: Leica中文摄影杂志

  加藤嘉一:《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加藤嘉一的新作《中国,我误解你了吗?》最近由华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搜狐读书有在线连载。他多年旅居中国,见证了这个飞速发展国家的欣欣向荣,也品味到了它的一些苦涩。“80后”、蜗居、博客的力量、记者的红包,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他在中国“潜伏多年”,有人说他是间谍,他在该书的自序就正面回应“我不是间谍”。这本书不是中日文化论的对比,而是一个深入中国的日本年轻人独到的理解。加藤嘉一见证的价值就在于他的经验的独一无二和思考的恳挚和真切。我们也可以通过该书了解到一个日本人怎么看我们的。 【详细

《南极》《走过蓝色田野》描写阴暗而虚假的生活

    《南极》和《走过蓝色田野》是爱尔兰小说女王克莱尔·琪根(Claire Keegan)的两部小说。前者刚出版,后者将要出版。作者说:“人们都在逃避生活中的矛盾,努力过着虚假的生活,但真实终究无法逃避。我只是在努力描述这样的生存状态。”琪根的小说面面俱到,有微妙的情感体验,有凶狠炫目的诗意,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但是她并不刻意编造故事,不会突兀地改变故事结局。阴暗的素材多来自于爱尔兰阴暗的宗教故事和民间童话,她认为人性是阴暗的。作者用女性的细致入微将人的痛苦,孤独,以及不易察觉的情欲都被混入了景物之中,不带有女权主义,轻柔美丽的写景下是阴暗诡异,深藏在平静生活底部的是各种矛盾。 【详细

 《迷影文化史》:电影是一场圣战

    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如果没有他们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作者李洋对电影史上的诸多话题及其背景进行了梳理。 【详细

《天珠·藏人传奇》:藏人眼中的我们

    翻开刘鉴强的《天珠》,读不多时,就会发现从藏人角度看,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熙熙攘攘地行走着的,是一些没有信仰、没有灵魂的人。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完全与外界隔绝,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藏民族不仅面临着汉文化的冲击,更与汉民族一起,经受着全球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全球化的冲击。刘鉴强描写的恰是这个背景之下的普通藏人。他们大多数都与外界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往,有人经商,有人作画,还有人念过大学,他们自身经受这种文化冲突,也目睹着藏区在这种冲突下的变化。我们习惯用科学和技术武装的头脑和手段来破坏环境,书中藏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都在商业化面前崩溃,他们发现汉族人也是如此。 【详细

 

阿兰·柯诺逝世:“法国黑色电影的传人”

   法国著名导演阿兰·柯诺因癌症于30日上午在巴黎逝世,享年67岁。他曾数次与莫妮卡·贝鲁奇、苏菲·玛索、伊夫·蒙当、杰拉尔·德帕迪约等大腕合作。阿兰·柯诺在法国电影近30年的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共拍摄了17部作品,广受法国民众好评,被誉为法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人物。法国总统萨科奇对他的去世感到十分震惊,认为这位“伟大的导演正处在顶峰时期”。 【详细

 

“虚无悲观”的“柯诺式黑色电影”

   让柯诺成为真正一个不容忽视的导演的,是他接连四部带有“黑色电影”色彩的法国犯罪片,这四部影片联合成为他创作生涯的巅峰。如果说美国黑色电影是一种“朝向乐观的悲剧”,那么柯诺的电影则创造一种“面对虚无的悲剧”,一个没有出路的死亡世界,柯诺的人物最终都走向了死亡。他的作品没有救世色彩,都是秩序无力、反道德,描述社会中孤立的个人,对社会生活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

 

从犯罪片到异国史诗片:一脉相承的柯诺气质

    上世纪80年代柯诺开始转型,拍摄的《沙岗堡》成为法国最卖座的电影,被称为“绚丽的史诗”,影片描写了法国殖民时代晚期北非军官的人生传奇,是法国当代第一部历史壁画般的影片。随后又推出了《极端正义》《印度夜曲》《威尼斯之死》《新爱美丽闯东瀛》等异国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美学和思想上都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无论是黑色电影还是异国情调的电影,都一脉相承了柯诺的冷峻、凄凉、衰落的悲观气质,这些作品自然无法像商业大片那样煊赫一时,但其个性之强令人难忘。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王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