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非获得2010世界杯主办权的那一刻,不论FIFA还是南非政府、民众,无不认定,南非将步日本、韩国——后来当然还要加上中国——的后尘,凭借世界杯的主办,获得光明的“钱途”。
经济学家曾预测,世界杯将给南非创造13.3亿美元的净收入,增加31亿美元GDP,制造15.9万个就业机会,吸引75万以上外国游客前来观赛、消费。然而金融危机、建材涨价及居高不下的南非城市犯罪率,让一切变得似乎不那么“金光闪闪”。如果南非不能如愿从世界杯上获得“钱途”,那么世界杯的意义对其而言,又在哪里?其实,世界杯不仅仅是南非的,在整个非洲大陆,人们都宁愿用“非洲世界杯”而非法定的“南非世界杯”来称呼。对非洲来说,此次世界杯不能简单用钱来衡量。曼德拉说过: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这项运动所创造出来的力量、激情和献身精神,让我们有反抗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的存在感和胜利感。
![]() |
2007/2008两年,南非GDP增速都不到2%,2009年干脆是-0.5%,今年第一季度达到4.6%,但贡献最大的却是和世界杯并不相干的制造业和采矿业(增幅分别为1.3%和0.8%)。南非统计局估计,今年GDP增长率应该只有2.3-3%,而世界杯经济仅能贡献0.5%的增幅。 |
||
![]() |
![]() |
卖不动的门票
门票销售情况也很不理想:开赛前100天,未售出的门票多达80万张,占总共280万张门票的28.5%,直到最后一周,仍有约3%的门票滞销,而且这还是在创纪录比例的门票被南非国内球迷以最低不到20美元/张的折扣价买走、组委会不断降价销售的前提下所创造的。组委会方面日前已将外国游客到访预计下调至20万,将境外门票销售预期下调了22.3%。【详细】
糟糕的就业形势
有媒体报道凭借世界杯的东风目前南非反窃听业务火爆,但这并不能掩饰其整体就业情况的不理想:1个月前,南非统计局刚刚公布就业数据,2010年1季度,南非失业率高达25.2%,比去年4季度反倒上升了0.9%,统计局坦承,当初对世界杯创造就业机会的前景估计过于乐观,南非商业电台指出,考虑到“世界杯经济”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许多是临时性的,世界杯之后,南非就业形势或更加严峻。【详细】
球场等着烧钱维护
还有不少人指出,南非世界杯新建、改建了10个赛场,但赛后能够确保充分利用的只有2-3个,其它都将面临长期闲置的危险,一些经济学家测算,仅绿点球场的亏空就可能达到3.3亿美元,还不包括此后长期维护的开销。对比当年日本、韩国和中国举办奥运会时达到的10%以上增速,南非各级政府为世界杯花费52亿美元,其中仅场馆投资就达18亿,超过预算100%,投入产出比实在无法恭维。【详细】
![]() |
然而这种质疑的声音多数来自非洲以外,非洲本土却对这种悲观腔调不以为然。远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太阳报》开幕式前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反驳“南非世界杯钱途黯淡”的论调,认为“算账得从大处算”。【详细】 |
||
![]() |
![]() |
足球让世界的中心重新回到非洲
刚果(金)媒体《金沙萨潜力报》一篇文章指出,南非世界杯让非洲在当代第一次有机会抬起头来,成为世界目光和舆论瞩目的焦点,而且是因为一件大好事,而不是因为战争、饥荒、瘟疫等让人不堪的新闻,非洲第一次有机会让全世界看到,非洲人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非洲是有希望的。文章援引布拉特的话称,总有一天历史学家抚今追昔,会从南非世界杯开始重新评价非洲大陆,而将“贫困”、“冲突”等陈旧的非洲标志性主题词抛进历史的垃圾堆;阿尔及利亚《日报》则回顾了非洲屈辱的殖民史,宣称“南非世界杯将让世界的中心重新回到非洲”。
南非的胜利属于全非洲
这些看似和南非仅仅是近邻甚至远亲的非洲国家并非毫无来由地激动。和亚洲、欧洲这些各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国家主权概念鲜明的大洲不同,非洲、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民族国家都非常年轻,“泛非主义”即“非洲人是一家”的理念,在非洲是根深蒂固的主流意识,而南非非国大、纳尔逊-曼德拉更是泛非主义的倡导者和旗帜。
尽管当初投票申办2010年世界杯时,非洲各执委大多把票投给了摩洛哥而非南非,但一旦南非获胜,所有非洲国家都将之称为“非洲的胜利”,在整个非洲大陆,人们都宁愿用“非洲世界杯”而非法定的“南非世界杯”来称呼,在刚刚举行的开幕式上,东道主南非也大方地将“非洲世界杯”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场地上摊开的不是南非地图,而是非洲地图;场地中央耸立起的不是南非一国的标志,而是全部六个非洲出线球队的标志,开幕式所传递出的,是“非洲欢迎世界”的强烈信息。【详细】
非洲第一次有机会同呼吸共命运
虽然足球不是万能的,但是无论从“在非洲与非洲一起胜利”的口号,还是主题曲的歌词“现在是非洲时刻”,南非使用的各种“非洲”符号都成功地吸引了世界对世界杯的关注。正如《日报》的文章所言,非洲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一件属于自己的大事,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而这种骄傲和自信,将是“非洲世界杯”所传递出的最强音,这也将是本次“非洲世界杯”最宝贵、最重要的收获。
![]() |
也许,正如非洲人们所热切期盼的那样,南非不应该因为短期预期受益不佳而绝望。好消息是,FIFA在不久前刚刚随机抽访了1000名南非人,受访者中89%的人认为,不论账面上是赔是赚,南非世界杯都是“大赚”,因为“付出是暂时的,收获是永恒的”。 |
||
![]() |
![]() |
南非人们有机会摆脱狭隘意识
自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南非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基础设施逐步老化,严重制约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尤其那些缺乏矿产资源的省份更饱受困扰。世界杯赛场遍布全国,随之而来的是道路网、通讯设施在全国范围的延伸,这将成为广大南非民众持久的福音。
南非世界杯的举办还让南非人有机会摆脱狭隘的意识,从更长远、更高的角度思考“钱途”问题。此次世界杯筹备预算之所以一再超标,道路欠账太多、水泥和钢材等建材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大规模基建项目铺开后,建材供应普遍出现缺口,生产赶不及、运输跟不上、进口价格被哄抬,最终导致基建成本水涨船高,痛定思痛,南非开始在许多省份加大对建材、基建项目的投入,这不仅能为南非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强大的后劲,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吸纳更多的就业者。
足球可以推销南非,借此打开前途
近年来,由于经济滑坡、今不如昔的强烈反差和巨大刺激,南非国内排斥外资、外劳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世界杯的举办不但让“泛非意识”重新抬头,有助于缓解南非国内的排外声浪,更让各级政府、各阶层南非人重新思考“该如何对待外资”的问题,就在大赛开始前南非在林波波等几个贫困省打破常规,允许外资大规模进入水泥等建材业,并突破以往“外资持股不得超过49%”的框架,当地媒体坦承,没有世界杯的举办,这样的突破性尝试根本不可能得到各界的谅解,并达成近乎全民一致的共识。
正如法国学者迪迪埃-卢卡斯在今年夏季号《经济地理杂志》所撰文章中指出的,重大足球赛事是对外辐射“软实力”的最佳媒介,南非和非洲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如此宝贵的媒介,向全世界推销南非,推销当代非洲,仅从这一点,南非世界杯就“前途”无量,不能仅仅从世界杯组委会的账簿,从纯赛会财务平衡的角度,去评估这届世界杯的盈亏和价值。
★ 泛非主义(Pan-Africanism)指非洲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黑种人反对殖民主义和族歧视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15世纪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在非洲大陆掳掠黑人,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各地,使他们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以来,居住在西半球的非洲黑人后裔,备受种族歧视殖民奴役之苦,他们要求种族平等,摆脱压迫,成立自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