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谁计算过“国史修订”的投入和产出

    中华书局“国史修订”工作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召开了四次修纂工作会议,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15即可面世。此次修订集中了全国200多名学科专家,穷10年之力,投入巨大,目的是为了纠正上次修订时留下的体例缺憾。但是,官方如此巨大的投入,能否达成目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并不乐观,更何况与其耗资修史,做版式、注释上的微调,不如创作更多通俗易懂的正史读物,普及真实的历史知识。【详细】【网友评论

 

“盛世修史”:功利俱在当代,史实存疑千秋

唐初修史,包罗万象却史实相冲突

   在中国历史上,官方投注大量人力物力修史的高潮,出现过3次。然而投入最大的这三组共9套正史,在二十四史体系中的评价均不算很高。第一次是唐初,李世民在贞观十年下令同时设局修撰北齐、北周、梁、陈、隋五代正史,《二十五史》的1/5都出自唐太宗的“国家修史计划”,5个修史班子的规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如《隋书》,唐太宗不仅高度关注,还亲自执笔作序。“唐五史”包罗万象,却疏于订正,同一件史实在《北齐书》和《梁书》中往往记载相反,让人莫衷一是。

元代官方修史,避讳太多遮盖真相

 第二次是元代,集全国学术界之力同时修撰《辽史》、《宋史》和《金史》,在被公认不甚尊重知识的元代,这项政府知识工程却得到政策倾斜,修纂者都是一时之选,且尽心尽力,三史总修纂揭傒斯为加快进度夜宿史馆,最终积劳成疾去世。“元三史”虽然详略得当,脉络分明,却因主撰者避讳太多,影响后人对史实真相的探究。

清代修史,引得史学界纷争不断

    第三次则是清初,为了修纂《明史》,清廷不但集中了官方学者、资源,还不惜一切搜罗民间贤才,甚至像顾炎武这样对清朝不满的学者也努力网罗,最终在修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万斯同,就一直以布衣的身份参与其间。至于《明史》的公案,则从清初一直打到今天,其中不凡唇枪舌剑,甚至血雨腥风。修纂这部史书,历时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断断续续,时重时轻,多受皇帝的政治需要而定。 【详细

 

耗巨资修史诚意可嘉,成果待考

国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谁的礼物

   “断代为史”,历史原本就是一项耐得寂寞、需得时间的慢工细活,而官方工程往往限时、限量,恰于修史的规律相悖,揭傒斯的例子固然是极端了一些,但不久前的某“献礼”工程,不也因为要赶在某个“节点”出“阶段性成果”,弄出一锅夹生饭来么?再往前点,为了修纂“前四史”并赶在献礼前完工,尽管动用了当时史学界名家,但是仍无法完工,却因为时间过紧,导致“前四史”的整理方式、体例都不一样,影响了整个修纂过程。【详细

修国史者越多,史书的思想性越差

    不仅如此,修史不同于考古,甚至也不完全同于历史研究本身,而更多带有一种修史者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色彩,这从“春秋三传”,从二十四史发端的《前四史》就已见端倪,同一套史书参与者越多,这种解读色彩也就越弱,往往反倒会影响史书的思想光辉,《二十五史》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正是由一两人牵头的几套,如《史记》、《汉书》、《三国志》、《新旧唐书》和《新五代史》,而唐代、清代修史由于参与者众,不免“相互打架”,这并不是偶然的。中华书局此次“国史修订”能否打破这一怪圈,仍需拭目以待。
    【总编辑讲述重修“国史”:存缺憾 阅读不便

仅作微调不必劳师动众,不妨按纯学术来做

    其实正如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先生所言,由于是“辅助加工”而非直接创作,政治风气对老“点校本”的影响微乎其微,相比较于唐初对南北朝史书的直接增删篡改,和元、清对涉及避讳处的删削,老“点校本”对二十五史正文的改变,只是段落、提行、标点符号等,而在注释方面,也仅仅是繁简详略的不同,并不伤筋动骨,这种现象不独在史学,在其它传统国学领域,如《康熙字典》、《全宋词》和《辞源》等的编纂方面,也出现过同样的现象,其中饱含着老一辈学者的良苦用心。正因如此,如果“国史修订”仍限于版式、标点和训诂方面的微调,阵仗其实无需很大,裴松之注《三国志》,注解的字数倍于正文,不过一个人搞定;胡三省于颠沛流离中训诂《资治通鉴》,其间还丢过一次书稿,仍然可以独立完成。人少事简,固然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却也省却了协调和磨合,只要不把“修订”当做一个献礼性的、限时限量完成的使命,而仅仅当做一项精益求精的纯学术工作,早一天完成固好,晚一天完成又有什么关系?【详细

 

创作通俗易懂的正史作品更有价值

历史应让大众理解而不是束之高阁

   对于直接阅读《二十五史》层面的文史爱好者、专业工作者而言,版本只是个次要问题,现有版本虽有缺陷,但不致命,中国当代社会最缺乏的,是严肃性、专业性与通俗性、可读性兼备的,非“戏说”、“穿越”性的历史读物。近几十年来,影响最大的是《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中国人史纲》、《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等书,争论最多、甚至起负面影响最大的则如《李秀成评传》、《宋景诗》和“评法批儒”,这类书相对于在古人成品基础上小修小补的训诂、注释、排版,这种再诠释、再创作看似通俗,却需要更多的投入,也是我们最需要的,因为历史是为了被人民了解掌握。

无人读得起的高价重修的国史又有何益?

    顺便提一句的,是“重修”的价格问题,《辞源》不过改了个排版,价格就从380变作980;《汉语大词典》06年新版再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价格更从660变成2000,老“点校本”就已经“破千”的《二十五史》,又是如此阵仗的“重修”,究竟要卖多少钱?有圈内朋友猜测“至少8000”,倘果真如此,又有多少国人消受得起如此“精品”?倘读者寥寥,萃天下贤才,穷10年之力,这个投入产出比,岂不是有些太不划算了?

资助普及性的正史创作才是当务之急

    如今一方面,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后,社会和民众渴望更多的精神食粮,希望了解更多的历史、掌故,接触更多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市面上充斥着太多的“戏说”、“穿越”,而类似《二十五史》这样卷帙浩繁的文言作品,不论是哪一种版本,显然都不适应“群众性”和“普及性”这两大启蒙需要。事有轻重缓急,如果说“重修”是锦上添花的好事,那么,看似不起眼的普及性、群众性“正史”读物的创作,才是雪中送炭的当务之急。【详细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