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保护性拆除:饶了汉语吧!

2012年02月17日18:44
来源:南海网 作者:石家友

  保护性拆除:饶了汉语吧!

  文/石家友

  网曝蒋介石“重庆行营”被拆,而且“有图有真相”。记者迅速赶往现场核实,屋顶已全部被拆。记者向有关部门求证,回应说是“保护性拆除”。(2月15日新华网重庆频道)

  一见到“保护性拆除”,我就想起了另一个词语,“维修性拆除”。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联想。当然,我吃不准这样的联想,会不会被指为“误读”。那是前不久,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后,拆方的一个说辞。“维修性拆除”一经“诞生”,就遭到舆论和学界的讥讽,甚至口诛笔伐。现在作为抗战遗址的“重庆行营”被拆,又弄出了一个“保护性拆除”。“维修性拆除”与“保护性拆除”,如果两者参加“造词大赛”的角逐,我想评委们一定很难分出高下的。本来,它们异曲同工嘛。

  作为普通网民,我一般很少介入具体网络事件的争论中。一方面,我感觉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是非泾渭分明的事情,吵吵嚷嚷一窝蜂,弄不好人家还说你“误读”。有意思吗?另一方面,我也不想惹上麻烦。给你先戴个“造谣”、“诽谤”的帽子,再弄一回“跨省追捕”,谁受得了!

  但面对“维修性拆除”和“保护性拆除”,我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网民,还真不能淡定。即已拆除,“维修”岂不是谎言;既然要“保护”,拆除了还怎么“保护”?谁能找出“维修”、“保护”与“拆除”之间的交集来?所以有此一问,不是因为这不能拆,那不能拆——我不做这样的判断,而是我觉得,这是对汉语的糟蹋。

  是的,就是“糟蹋”。把不相干,毫无关联而且没有基本逻辑关系的东西,捆绑起来,硬造出一个词语,搬弄是非,模糊对错界限,就是对语言的糟蹋。其实,留心一下,这些年,糟蹋汉语的现象恐怕并不鲜见。执法者跟执法对象冲突了,不叫“干仗”而叫“肢体冲突”;经济下滑了,不叫“衰退”而叫“负增长”;物价上涨了,不叫“通胀”而叫CPI“高企”;对权力不当行为的举报,不叫“意见”而叫“诽谤”……长此下去,我们引以为豪的汉语,会成什么样子?

  据说,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不仅达意,而且表情,书写起来方方正正,或者龙飞凤舞,有美感。曾经有一阵子,有专家学者忧心汉语的不规范使用,提出“纯洁汉语”,或者“保卫汉语”。好像也有政府部门跟进,规定不能在汉语中夹杂使用外来语。也好像,这样的规定,效力似乎很有限。而在我看来,“纯洁汉语”要有的,“保卫汉语”,这个也可以有。但关键不是杜绝外来语,也不是挤掉“火星文”,而是先把糟蹋汉语的现象杜绝,先从清理“维修性拆除”和“保护性拆除”这些不着调的词语开始。如果这些做起来一时还困难,那我们也许只能央求:饶了汉语吧。

(责任编辑:UN98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