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 > 社会评论

王石川:扶贫标准不妨最大限度与国际接轨

2011年11月30日14:14
来源:亚心网 作者:王石川

  去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立誓,一定要使每一个人实现发展权,并使全人类免于饥饿和贫困。毋庸讳言,我国还有大量人口没有脱贫。正如温总理所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目前还不富裕,人均GDP位居世界100位左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按现行扶贫标准,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

  提升扶贫标准,这是使贫困人口免于饥饿和贫困的坚实逗点,是使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有力保障。中央这次调整扶贫标准,幅度之大前所未有,此举将惠及更多低收入人口,将明显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不过,新标准还可以再高一点,以最大程度地靠近国际标准。世界银行制定的贫困线新标准是贫困人口每天生活费1.25美元。而2300元的新标准,平均下来是每天0.99美元,仅为国际标准1.25美元的79%,平均每天6元多,确实不高。在物价攀升的现实语境中,每天6元多的消费,对贫困人口来说,也许只能维持基本温饱。如果这些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就无法提升自己。

  对外贸易大学副教授李长安说,“这一标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这意味着农村的贫困标准仅为人均纯收入的38.9%,尚未达到50%的国际标准”。

  提升了扶贫标准,扶贫款拨付多了,这些钱能否顺利抵达贫困人口手里?据报道,在部分边远及贫困地区,私分、贪污、挪用救灾、扶贫和移民安置等救命款项,已成为职务犯罪重灾区。其实,在印度同样存在扶贫款被侵占等腐败现象。统计显示,政府每付出1卢比扶贫款,最终只有15%用到穷人身上。为遏制腐败,印度一些地方出台举措:在村一级设立审计员,由当地农民参与审计,并将账目在互联网上公示,供社会监督。此外,环节越多扶贫款被克扣的机会就越大,不妨将扶贫款直接发放给贫困人口,当然这需要制度创新。

  扶贫不是最终目的,脱贫才是关键。如何才能脱贫?扶贫不应仅仅是经济上扶助,还应该既“输血”又“造血”。更应该看到,贫困地区人口不仅经济贫困,而且权利贫困,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所说,“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不少人口贫困,是因为他们没有享受基本教育,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享受不到政策关照。

  在一些贫困山区,为改变贫困命运,农民工外出打工,但收入仍然菲薄。社会学家陆学艺说,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民工总体上处于“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歧视、文化上排斥、制度上限制”的境地,“穷人贫穷并不仅是因为他们观念落后,而是一些政策性歧视造成的。还穷人以“起点公平”,应是消除贫困的根本目标。”诚哉斯言!农民工如此,贫困人口何尝不是如此?

  贫穷不是错,容忍贫穷、无视贫穷才是错。让贫困人口快速脱贫,早日还原他们的各种权利,贫困人口才有尊严和幸福可言。

(责任编辑:UN84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