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 > 文化评论

高晓松之问,蹉跎的是人心

2011年11月10日11:02
来源:新京报 作者:谢勇

  半年前,高晓松醉驾获刑,是大新闻, 半年后,高晓松出狱,依然是大新闻。前者,是因为一个明星的顶风违法,后者,却是因为一句看上去无心的追问……

  立冬日,高晓松出狱。

  最近这一年,文化人艺术人进监狱的着实不少,而能被谈论引起社会轰动的,非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入狱莫属。本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贵胄还是草民,作家诗人艺术家歌手评论家,有罪治罪,无罪释放,这是正常的事。可正常事在我们这儿常常就是不那么正常,有罪没罪,重罪轻罪,和名气大小,有无背景,血统如何以及其他未知因素通通有关,所以,半年之前当身为知名人士的高晓松真就因为醉驾锒铛入狱,民众目睹刑上了明星,法律显现威严,政府治理酒驾醉驾决心之坚定,也算是给百姓注入了信心。

  实际上,已经有人给高晓松算账,这半年牢坐下来,其实他还收获不少“接受书面采访大谈inner peace,遥控完成了一部票房还不错的电影,甚至毁誉参半地翻译了马尔克斯的《苦妓追忆录》,在他笔下换了个文艺腔十足的名字《昔年种柳》。”而出狱以后,更“可以重返达人秀评委席,可以再执导筒,可以继续译书,进可攻退可守。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是作为业余爱好,比如译书都可以成为娱乐头条,横竖都是赚到了。”

  旁人这般精明的算计,虽未必让人舒服,却也不无道理,起码就我而言,面对高晓松坦然认错,面对审判,直承“我既不是冤案,更不是革命烈士,甚至犯的罪都是低智商低技术笨罪,坐的牢也没啥特别,与万千囚徒一样乏善可陈,生活上没啥好说的,就当穿越回从前过一过父辈清贫清淡清净的日子。这般爽利坦荡,让他在我心目中瞬间高大了许多,以后他搞的东东,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或者电视节目,无论如何,都会被高看一眼。按阐释学的说法,理解世界,总有预设立场。这就是社会口碑的重要。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谁说不是呢?

  与轰轰烈烈的入狱相比,立冬日零时出来的高晓松,用另一种方式打动这个时代,他的一条围脖,如之前民工组合翻唱的《春天里》一样让围观者瞬间泪下:“11月8日,立冬,期满,归。184天,最长的半年。大家都好吗?外面蹉跎吗?”

  不妨问问这条围脖为何特别能打动人。温州车难后,有评论人写了“中国,请慢下来等等你的公民”的文字,让人们反省近日社会发展之快以及被裹挟进其中的民众之命运,而今天高晓松那句“外面蹉跎吗”,之所以打动人心,亦是因为沧海瞬间变桑田的时代,多少人都有份穿越的心,不过常常红尘俗世,尘缘难了。

  高晓松因罪入狱,时间不长不短,和李一道长他们搞的修行禅定之类差不多,而且形式虽异,精神却是相通。而半年的时间,世界也变得足够陌生;就像围脖里面掀起的“一人送高晓松一句话”活动,大家纷纷向他汇报这半年里发生了啥:“这半年来 拉登被毙了;乔帮主去世了 没有爱疯5 凤姐移民了 芙蓉85斤了 锋芝还是离了 冠希老师在准备新作品 潘币发行了 城管依旧威武 国足却还是老样子 老人还是不敢扶 动车的事也没回复 我们都还好 就是没船票。”……

  高晓松是读书人,这个有“蹉跎”二字为证。这可不是随便能说出来的。蹉跎者,时间逝去,虚度光阴之意。按说,这两字用在牢里的高晓松身上比较合适:世界天翻地覆,热闹总是在别处,可他恰恰把这个词用在了这些槛外人身上,而且瞬间击中人们身上的痛点:从刚才提到的围脖中变与不变对比中不能得出结论:这半年该变的没变,不该变的瞎变,该走的走了,不该走的如乔布斯也走了。“蹉跎”倒是成了今天中国人的某种共识。

  实际上,当穿越出去的高晓松回到时代洪流,我们不妨顺着他的思路继续问下去:半年不见,这个世界究竟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如果蹉跎成为共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责任编辑:UN84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