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 > 社会评论

人民舆评:社会壮大,"路人"自然不再冷漠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何小手
2011年10月19日11:08

  较之17日的舆论高压,18日针对佛山“小悦悦”事件舆论逐渐趋于平缓。大量传统媒体发声,从不同角度介入讨论。微博发起“‘请停止冷漠’标签”活动,得到大批网友响应。舆论反思“路人冷漠”的深层原因,道德堕落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责任。

  传统媒体加强评论,舆论趋于理性

  “小悦悦”事件缘何发生,事件背后深藏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公众心理?18日诸多媒体参与解读该事件,将其推向更高的舆论热度。和媒体新闻报道相对比,评论显然更有力度,更能切中要害。其中人民日报的《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南方都市报的《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从看似两个不同的立论角度解读了该事件,却殊途同归。公民承担社会责任,既是天然的义务,同时也是个人满足其功利主义心态的必然要求。榜样不能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仅有的道德资源,只有社会成员彼此互动,互利,只有对不幸者施以关怀,自己的遭遇才可能引起围观,社会成员之间才能建立互信,美德才能持续。

  广州日报的《看客心态是道德之癌》,直面本次事件的“看客”现象。“看客”与“路人”,成为舆论的讨伐对象,长江日报的《抛开道德反思的陈词滥调》,反思传统道德的继承和转型问题。这些评论对于引导舆论往深层次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舆论也认为,媒体在该事件的作用是双重的,在报道的初始阶段,对类似事件部分细节的过分关注和放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道德定性”的作用,加剧了道德颓势。放大部分负面细节,是经营新闻的常用途径,但是需要明确,它们是否是整个事件的主角。例如有媒体报道救助小悦悦的阿姨遭邻居羡慕,类似的发声是有的,但是它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道德堕落的佐证。而媒体的报道,却在用公器手段,因为所谓的“客观报道”营造这样的佐证。

  路人们“请停止冷漠”

  自从“彭宇案”以来,类似见义勇为而不能,路人漠视的现象,通常会引发舆论广泛讨论。然而类似“小悦悦”事件并不能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陷入颓势的佐证,事实证明,国人对道德复归的期望一直在持续。针对该事件,微博发起的“‘请停止冷漠’标签”活动得到大批网友的响应,评论达35724条,转发高达180114条。网友“It_is_Nicole”在评论中称: 不要光是谴责,我就不相信这些人天生就是道德沦丧。“Honey斐”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反省,社会在变,希望人最初的那份本性不要变。”

  该话题也受到了大批精英网友的关注,专栏作家连鹏分析该事件的深层原因,认为“道德不是拿来‘捆绑’别人的,是用来律己的。凡有特权地方,道德就会被腐蚀。”说到底,“路人”并不意味着道德底下。近年来,国内发生的诸多公共事件,从四川地震到西南旱灾,无数普通人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公民的职责,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当然,“路人”的沉睡仍然在提示,当下的中国社会公域尚未完全建立,而私域急剧膨胀果,国进民退的隐忧仍然存在。公德若要有所作为,需要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如果彼此没有互动,最终大家成为路人,道德式微的现象就必然会出现。

  人心冷漠与社会整体环境有关

  “小悦悦”事件导致生命痛感,“冷漠的路人”遭到无数人的谴责,然而,冷静下来,无数网友也承认,如果自己作为当事人,也未必就一定能伸出援助之手。“人心冷漠”的道德定性过于草率,人们之所以冷漠,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它与道德式微、地域等没有必然的联系。重庆时报在《拯救日渐消逝的恻隐之心》的评论文章中称“体制缺乏对良善恻隐的敬畏和浇灌,势必导致善之花的凋零”,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与权力存在过多的纠葛,道德一旦失守,则经常有人求助于政治权力。

  有批评者提出,中国当下道德式微的表象背后,根源在于权力跋扈,而避免“小悦悦”事件的重演,关键在于制约权力。然而法律作为一种国家利器,既起到警戒的作用,也用作对文化立场的重申,但它不能作为社会唯一的闸门,动辄使用该利器,不能持久解决实际问题。西方部分国家文化保守,于是通过法律设立了道德禁忌,比如北欧国家立法禁止堕胎;而中国则是政治保守,上千年的集权传统,诸多社会生活都受其约束,所以道德无措时,便动用法律利器。尽管两者都诉诸法律,但动机大不一样。辛亥革命后,杜亚泉说“有国体而无政体”,如今的中国,有法律,而无法律的文化土壤。道德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概括,需要文化的滋养,尤其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呈现滑坡之势,需要重振文化建设,促成社会的发育壮大,为公德的建立提供依托。

(责任编辑:杨婷)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