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三公”支出应该如何公开

来源:红网 作者:丰义
2011年07月21日07:39

  自国务院要求中央98个部门公开“三公”支出以来,截至7月19日,迫于各种压力,共有45个部门公开了经费预决算。

  公布的结果令人诧异,同样是部委单位,三公支出的差异太大,许多数据令人费解,从2010年公务接待费决算数这一项来看,最高的中科院为9995.5万元,最低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仅为5.84万元,两者相差1711倍。住建部作为国务院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委,因其2010年公务接待费仅为26.07万元而备受网友争议。近期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红十字会因其201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仅为3万元也备受奚落,网友们惊呼这点费用只够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吃三顿饭而已。

  公款消费历来受人诟病,中央政府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把数据亮出来,让社会公众知情,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相比过去遮遮掩掩好多了。且不论公布的数据是否有水分,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来看,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仅仅公布几个笼统的数据没有作用,离老百姓期待了解的情况相距甚远。

  “三公”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三项费用。此次公布的三公支出都是公布的该三项费用的2010年决算数和2011年预算数。

  由于没有公布各单位的在职人数,所以并不清楚人均支出谁高谁低,费用支出的总量高低并不能说明问题,正如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因人口众多,人均GDP却排在第95位(据2011年4月IMF公布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最新数据)。由于没有公布“三公”支出占整个行政支出的比重和占财政拨款支出的比重,我们也无从了解该支出是高还是低。由于没有公布各项支出的明细情况,“三公”支出的钱具体都用在哪些方面了,我们也无从知晓。

  同时,简单的比较三公支出的决算数与预算数的高低也没有任何意义,难道决算数比预算低就说明单位三公支出合理了吗?也许预算编制的依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财政预算编制时虽然是要求零基预算并对各项支出标准作了具体规定,但三公支出预算编制时大多还是依据的上年实际决算数,这一点在已公布的各单位2011年预算数上可以看出来。因为预算数的编制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规模庞大的三公支出在庞大的预算数下似乎变得合理了,单位在决算报告中可以写上三公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之内的话。

  从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可以看到,我国也是依照国际通行做法,政府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以及支出经济分类共同构成一个全面、明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的分类体系。其中,支出功能分类是按政府主要职能活动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与支出功能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

  也就是说,在财政经费支出核算中,每一笔支出都对应一项支出功能分类和一项支出经济分类。三公支出属于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都属于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子科目。为了更全面清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中产生的三公支出,还应该公布三公支出对应的功能分类科目,并按照“类、款、项”的分类明细到“项”一级的功能分类科目。

  综上所述,“三公”支出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公开。一是各单位在职人数,这是个最基本的数据,没有它三公支出数据根本没什么意义。二是三公支出占行政支出的比重和占整个财政拨款支出的比重,从这个比率才能看出三公支出是高还是低。三是要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编制三公支出预决算表,这样才能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中三公支出的多少。四是除公布预算数据外,还应公布三公支出的编制原则和控制标准,这样才能分辨预算编制本身是否合理。五是要对三公支出的各项做明细说明,比如因公出国有多少次组团,多少人次,主要是参加什么活动;公务车购置和运行费中购置费是多少,运行费是多少,有多少台车,均价是多少;接待费中接待来访花费多少,业务工作花费多少等等。六是要建立问责制,对未及时公布和数据弄虚作假的单位相关责任人要坚决问责,树立公信力和威慑力。

  笔者看了几家单位公布的情况,其中审计署是公布得比较详细的,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期待国务院能够对三公支出的公开作出更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对三公支出进行“多维”公布,便于社会公众看懂数据,清楚了解政府的钱具体花到哪里去了,干了什么事,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

  公开已经是前进的第一步了,让财政支出公开、透明,是对老百姓知情权的尊重,是遏制政府部门公款消费的有效手段,让经费在阳光下支出,才能约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同。

(责任编辑:沈燕妮)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