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公墓收取管理费、购买“活人墓”以及非法出售和转让墓地的事件,对此,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闫锡广建议,国家应该像抑制炒房一样,出台限购政策,给墓地管理也出个“国八条”。
每平方米墓地的价格赶超房价,这一状况近年来一直在引发热议。而且,买墓地和买房一样,即便每平方米花了两三万甚至五六万,也不是“一劳永逸”,还要定期交纳“管理费”。难怪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事儿,是人没死墓地又涨价了”;还有人调侃:哪种服务最离奇?物业收费到墓地……
生前的居所和死后的居所,都被那些缺乏“道德血液”的家伙给炒上了天,所以有人呼吁政府建设“经济适用墓”,有人建议给墓地管理也出个“国八条”。可照此逻辑发展下去,是不是以后买墓地还要提供纳税证明,甚至摇号?
其实,哀叹“死不起”的人们混淆了一个概念——死和活相对,但是又和“活”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论你是否“死得起”,只要时辰到了,再高的墓价也拦不住死亡的脚步。所以,“死不起”其实是个伪命题:不相信灵魂的逝者,不会在乎身后事;相信灵魂的人,更不必在乎那副已经“腾空”的“臭皮囊”。
28日,北京市骨灰撒海纪念碑在长青园公墓奠基。今后,无需前往海边,家属便可以祭奠骨灰入海的亲人。据介绍,骨灰属无机物碳酸钙,无毒无害,撒进江河湖海不会污染环境。一位从事海葬服务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说,中国人总说“入土为安”,而骨灰撒海之后并不会随水漂流,而是会迅速下沉,没入海底的沙石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自然。
想想看,在城市里蜗居了一辈子,死后终于可以在天空、大海尽情舒展,这该是何其痛快?又何必呆在一个小小的墓地?
活人风吹雨淋会生病,居无定所会心慌,但逝者不会。所以,当楼市调控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保障房建设还需大面积铺开之际,去琢磨经济适用墓、墓地国八条,岂不是陷入“厚葬薄养”的“杯具”?
从某种程度来说,昂贵的墓地并不是“刚需”,甚至于骨灰盒都不是——像电影《遗愿清单》里的老人,一个精美的咖啡罐子,或者生前最喜欢的糕点、巧克力盒子,都可以成为临时的容器。当我们不再被忽悠,不再想要花圈和墓地的时候,殡葬行业的“垄断”与“暴利”也就失去了意义。
据报道,目前上海市给予海葬骨灰的补贴是400元,而且相关人士说:海葬者为后人节约了有限的可利用的土地,他们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
从经济和理念上给予海葬、树葬更多的引导,显然比“调控墓价”或者“建设经济适用墓”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