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财经评论

“央企高管薪酬低”难服人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林荣耀
2011年02月23日08:11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对央企高管薪酬的管理是半市场化,明显比社会上同类岗位要低,而且低得比较多。央企领导人的收入对于国资委和监事会来说是非常透明的,需要的话,可以向社会公开。(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半市场化”的说法大体准确,公众方面不会起争议。但“比社会上同类岗位低得比较多”的说法不能叫人信服。

  截至2010年8月5日,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为123户,这是央企的全部数目,也就是人们通俗所说的“国家队”。名单包括: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电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石油,中移动,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盐业总公司……这种企业的高管岗位,即使跑遍全中国,显然也找不出所谓“同类”。

  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上确有他们的同类,其高管薪酬也高过央企很多,也是没有多少可比性的。第一,如果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称或者挂钩的原则拿高薪是合乎情理的,然而,迄今还没看到因为经营不善而少拿了钱的央企高管;第二,绝大多数央企处于垄断地位,经营的产品或服务要么由国家采购,要么缺乏实质性竞争对手,所以营销上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而对“社会上”的企业高管来说,既要冥思苦想规划新产品开发以期领先对手,更要殚精竭虑琢磨怎样以微薄利润售卖产品,其与央企的差别可谓“天上人间”。更遑论 “两桶油”这样的央企,一旦生产成本上升,只需一纸调价令,就可以瞬间轻松化解于无形,如此巨大优势岂是“社会上”的企业高管可以享受的?

  “社会上”的企业高管薪酬相对透明,他们只是老板雇佣的高级打工者。央企高管恐怕就复杂得多,其隐性收入、福利乃至浪费,都是“社会上同类岗位”望尘莫及的。可见即使央企领导人的收入“可以向社会公开”,即使“可以”换作“必须”,又有多大实质意义呢?

  按照邵宁副主任的说法,国有资产属于一笔储蓄,以后国家需要钱时可以动用。然而在利润逐年大幅增长的态势下,央企上缴红利连5%的规定底线都达不到,还奢谈什么“长期支票”?国资委代表全国人民对央企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反倒事事为之遮掩和辩解,不免有“站位”错误之嫌。

(责任编辑:王德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