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看似松散、软弱,毕竟还是有将他收服压在大石头底下的本事的
陈水扁正式发监坐牢了,结束了过去两年来以“嫌疑犯”身份羁押在看守所里的暧昧状况,正式成为阶下囚。这个经过漫长、复杂司法程序确认的罪犯,在为他曾经的犯法行为付出代价。
陈水扁身上还有好几个案子在继续审理中,包括上次一审意外得到无罪判决的“龙潭购地”案,然而这些判决,都不会改变他必须长期坐牢的情况了。
台湾的司法体系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再面对要不要继续羁押陈水扁的争议了。老实说,陈水扁以嫌疑之身被羁押那么久,合法是合法,但绝对有违反人权的问题。一个尚未被判定有罪的人,先遭到取消自由两年,如果到时候判定的是无罪,他所受的不当惩罚,谁来赔、怎么赔?不过,换一个角度看,陈水扁会被押那么久,是因为没有一个法官有把握,还他自由的话,他会乖乖留在台湾继续接受审判。
这一部分,陈水扁怪不了任何人,除了他自己。法律上对于羁押的规定,其中一条是要考虑到嫌犯是否有“逃亡之虞”。陈水扁遭起诉之罪,重到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他在社会上拥有复杂关系、庞大金脉人脉关系,更要命的,他过去的言行记录让人很难确信什么事他做不出来。这三项条件,使得每个受理的法官,都做不出他“无逃亡之虞”的结论,放他离开看守所。
陈水扁发监坐牢前几天,“五都选举”中发生了奇怪的枪击案,连胜文脸部中弹,随后引发了各方猜测、讨论。虽然“一颗子弹”和2008年的“两颗子弹”有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境条件,但毕竟选前一天响起枪声这件事是一样的,无法阻止大家将它们相提并论。因此让“两颗子弹”在集体记忆中复活,只会让陈水扁的处境更难堪。我们仿佛听到台湾社会大部分人一同深深叹了口表示侥幸的气:“还好,陈水扁没有办法再自由自在翻天覆地了。”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陈水扁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三级贫户出身当到“总统”,这过程还真不可思议。1994年拿下第一次开放民选的台北市长位子,是一项奇迹。竞选台北市长连任失利,竟然可以投入“总统大选”,在2000年击败连战和宋楚瑜当选,又是一项奇迹。更神奇的,是2004年,“连宋”合体,国民党团结,陈水扁在落选边缘,靠着“两颗子弹”硬是在选举日逆转,险胜两万票,这当然更是一项奇迹。
被自己的奇迹记录冲昏头了,陈水扁愈来愈无视于政治、社会、道德的种种规范约束,在权力位子上我行我素。他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进而在台湾不管支持他或反对他,也有愈来愈多人相信他无所不能了。
陈水扁发监坐牢,整个社会松了一口气。原来,他不是真正无所不能,原来,民主制度看似松散、软弱,毕竟还是有将他收服压在大石头底下的本事的。他愈是摆出一副自信可以和民主制度、法治权力一斗的姿态,就愈加速了自己的失败。民主和法治绝对是大部分台湾人所珍惜,所意欲保护的重要资产;也因而他的失败,更增添了大家对于看似松散、软弱的民主、法治权力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