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条新闻,笔者再难以时评人的客观、冷静对待之,因为王鹏和马晶晶两人都是兰州大学2007届中文系毕业的,是我不折不扣的同门师弟。两位同班、同宿舍四年的师弟有如此大的怨仇,直接引起公权力介入,警方以王鹏的举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为由将其拘捕。这是司法的悲剧,是教育的悲剧,也是中国社会的悲剧,这个案例喻示着:中国社会可能出现巨大的分裂,处理不当,分裂将不可弥合。
撇开这一案件法律层面的荒谬,从社会学的层面来分析,我以为所显示的,是更值得忧虑的结果。
从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世故来说,王鹏的举报或许是不厚道,甚至可以说他是嫉妒心理作祟,我不了解这位师弟,不知道他性格上是否偏执或孤僻。但对这一切只能是在道德上予以评论,嫉妒心许多人都有,并不能以此论罪。按这个社会的“潜规则”来说,马家痛恨王鹏,甚至认为不可理喻也是正常的。因为王鹏的举报并不是因为他和马晶晶去竞争一个职位,马家利用自己的势力将其挤掉。在马家看来,你王鹏是江苏人,我家儿子即使考不上银川团市委的公务员职位,你也没份。马晶晶父亲是副厅级官员,母亲是正厅级官员,而你王鹏没有一个好父母,也只能心里犯酸。马晶晶并没有直接影响你的利益,你为什么要去举报,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基于这样的逻辑,马家很气愤,后果很严重。
且不去评论王鹏此举是否适当,我也不想对此行为作出价值判断,这样做到底是嫉妒心作祟,还是正义感使然?同一宿舍的同学结下如此大的怨仇,只能说明普通人家子弟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窄,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看一下王鹏,他被保送读研究生,后因被举报取消,两年以后才通过考试,在甘肃省图书馆谋得一个职位。而他那位同学马晶晶,能顺利进入团市委,很可能不几年就是正科级、副处级,这巨大的差别,只因为王鹏没有马晶晶那样有权势的父母。王鹏以及像王鹏一样的普通人家的子弟,那强烈的愤懑不平感,可想而知。
回想到1993年我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时,富家子弟、官家子弟和贫寒子弟的差别,远不如今天这么巨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一届,整个兰大本科只有900多位毕业生。能考上兰州大学这类重点大学的学生,素质相当不错,不好好学习的富家子弟、官家子弟,连进入大学门的资格都没有。能考上大学的贫寒人家子弟,就业时机会自然更多。那些考不上大学的富家、官家子弟,通过当兵或别的路子获得进入仕途或其他较好的就业机会,已经被大学毕业多年的贫寒子弟抛在后面了。而大学扩招后,富家子弟和官家子弟,只要不是太笨,基本上可以进入大学(现在已有不少“留学垃圾”),贫寒子弟的奋斗和努力因此被迅速稀释。我检点一下,当年同坐一个车厢来北京的兰大同学120余人,其中出身普通家庭的占大多数,很多穷孩子顺利进入了国家部委、央企。放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首先,能进入重点大学的穷人家孩子的比例已在急剧下降,更不用说四年后的工作机会了。
其实中国古代的科举,也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最大程度地保证穷家子弟上升的路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是神话,像湖南清代两位名宦陶澍和曾国藩都是农家子弟,陶澍更是幼年丧父。这个制度能保证相对公平,一是历代王朝对科考的严格法度,因科考舞弊,连柏葰这样的大学士(副总理级)都被拉到菜市口砍头;二是举人、进士的稀缺性,明清两代每三年全国进士也就两三百人,每三年各省的举人从几十人到一两百不等。穷人的孩子只要考上进士,至少是外放县令,考上举人,起码能混个山长当当。而官宦子弟,只要不中进士、举人,也就当个富家翁而已,捐官多半是候补,就算候补上,职位也不会太高。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阶层、阶级之分,人和人相比,其家境总是有差别的,哪怕美国这样的国家,出生政治豪门的布什,人生路比遗腹子克林顿、非洲裔奥巴马顺利得多。但克林顿和奥巴马虽然家庭不怎么样,一旦进入名校,就意味着进入了社会精英圈。这点和中国古代的科举有着相似性。
而今天,官宦子弟、富家子弟只要拿到一张大学文凭,很大程度上,那些不管何种学历的穷家子弟,都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这也是这两年来,不断有公务员招考为“官二代”量身定做招考条件的事情发生的原因。
今日中国社会之分裂,已不仅存在于农民工和城市白领之间,连一个宿舍的大学同学之间,都是如此大的鸿沟。中国皇权时代的科举共同体不可能有了,美欧那些名校毕业的精英共同体也不可能有了,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呀?
我在兰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同学间因为琐事当然有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十年聚会,大家能相逢一笑,回忆往事充满着温馨。不管王鹏能否获得自由,这件事一发生,王鹏和马晶晶等同学毕业十年后,还能聚在一起相逢一笑泯恩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