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非新闻文章

走近科学,还是走进故事会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夏宏
2010年10月24日23:43

  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飙升的收视率,内部对此形容它“红得尿血”,但非议接踵而至,被斥用故弄玄虚的拍摄手法愚弄观众,《走近科学》是走近“伪科学”,无社会责任感。

  本报特整理了制片人张国飞回应此事的观点,同时联线相关人士,其中不乏理性的批评、思考。

  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老是自己亮,大家说他们家闹鬼,老人为此病倒。请来大学生也无法解释,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村子里面有人看见了“飞碟”,村里面比较有文化的一个人研究了多年,收集了很多证据,专家分析了很久也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有飞碟和外星人?结果发现那个人其实是个精神病患者,而且村子里面都知道。

  一个不怕电的人,手拿220v的电线一点事都没有。最后送到北京某专家处鉴定,说是该男老茧厚,所以不怕电。

  ——这些内容来自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有网友讥讽道,央视科教频道,已成“喜剧”频道。《走近科学》成为被争议的对象。

  节目强调故事性。在故事的叙述中强调神秘、悬念、诡异,有人说这像在拍侦探片。但在“玄虚”的叙事里,绕了一个又一个弯,最后呈现的事实往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观众被扯着科学“虎皮”的这档节目“忽悠”了吗?走近科学是在走进“伪科学”、走进“奇闻轶事”和走进“故事会”?

  围绕一个国家电视台科普类节目的“非科学性”质疑,以及电视敏感的收视率问题,成为“讨伐”《走近科学》的热点。

  制片人张国飞回应道:“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艺不够精,不够老练,有时候让人看出来了,这个我是承认的。但是弄虚弄玄,我可以明确说,我就是要弄虚,就是要弄玄。”

  “我们就是要讲故事。我说的讲故事,更多的是指叙事手法。一个人死了,没什么吸引人的,一个人活得好好的,嘎嘣就死了,这个吸引人。一个人埋了又活了,这个就更吸引人了。”

  张国飞 《走近科学》制片人

  俗怎么了?忽悠有错吗?

  1.观众的智商不由我来评价,也不由别人来评价,我只能用几个数字来说。一、中国的文盲数以亿计;二、中国有这么多的农民,他们的教育水平比较低。我没法判断观众的智商,我只能通过收视率知道我的节目有多少人看了。

  2.说我低估观众智商的人,我觉得是他们不尊重观众。他们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观众。我觉得追求收视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人民尽的孝!这是一种孝道。俗怎么了?

  3.观众首先要看的是故事。我们曾做过一个节目,讲一个工人不小心被电锯从头上滑过,留下一道深深的沟,送医院抢救,结果这个人没死没傻,好好的。听起来很离奇,但后头有道理。结合这个故事你就可以讲大脑的结构。

  神经是怎么分布的,结构是怎样的?那条沟之所以没伤着它,是因为它不偏不倚,正好滑在它没用的地方。因此,让观众先知道一个离奇的故事,听完故事后,他就知道大脑是怎么回事了。

  4.忽悠有错吗?忽悠不是愚弄。我以前也说过,真相本身就是很简单。

  姜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借着“科学”说事儿、讲故事而已

  如果从其所属的科学教育频道来看,它似乎离纯正、专业角色比较远,但用走进“伪科学”来说它,也有夸大成分。

  不同于其他栏目的是,它把具有“科学性”的东西用科学化的语言,借助媒体的影响力进行了包装,但说的不是科学,是把一些科学常识,从科学化的角度,借助电视技巧,满足了人们好奇、猎奇、猎异的心理,充其量是打造了一个电视版的“故事会”——只不过碰巧设在科学频道,借着“科学”说事儿、讲故事而已。用北方的俗语来说,就是“讲瞎话”。

  (不过)抠字眼儿的话,它是“走近”科学,而非“走进”科学。“走近”本身说明它在科学的外围,是无限逼近但绝非科学;而“走进”则另当别论,那就得找专家来,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专家的厚底儿眼镜,说清楚这个厚底儿有几种厚法,是如何厚起来的云云。

  不说百家讲坛推出的具体角色自身的优劣、深浅,但它推出了对《论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热潮。相信更多的人从这些解说中还是有所领悟,并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去进一步选择阅读。相信读者,相信受众,别总把别人当傻子。

  我们可以逐渐地“走近”科学,以至引导人们的思维“走进”科学,从形式上不断逼近国外的发现频道(Discovery)的专业水平,我们还需要在科学精神的输送达到一定程度和阶段之后,活出点中国味来,就是要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精神灌注进去,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发现频道”,也不是“中国版的发现频道”,而是“中国的某某频道”。

  黎鸣 哲学研究者,自称“哲学乌鸦”

  走进“奇闻轶事”?

  能吸引观众固然好,但如果大多数节目的目标仅止于此,且长期如此,而提高不了观众科学探索的兴趣,那就得考虑是否真是“走近科学”了,或者只能说是走进“奇闻轶事”栏目了。

  “神乎其神”、“故弄玄虚”,形式上能吸引人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的是,最后的“释疑”必须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可以存疑,但不妨大胆提供合理的设想进行解说。

  科学的真和伪,关键的鉴别仍然在于科学的基本精神。违背这些精神,即可认为是走进了“伪科学”。

(责任编辑:liu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