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2010年8月18号文章:“立体公交”(straddling bus)成为解决中国交通拥挤的解决方案
记者:贝蒂娜•瓦森讷(BETTINA WASSENER.)/ 安德里亚•邓(ANDREA DENG)
| |
立体公交渲染图,既不需要高架路也不需要昂贵的地下隧道 |
假如你所在城市的马路交通堵塞,空气严重污染,你怎么办?试着设计一种不占地面空间的交通工具。车辆最好还是部分靠太阳能驱动。
中国深圳一家公司就这么做了。为了解决中国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设计了一种明显看着外形怪异,超宽且超高的交通工具,但能够搭载1200名乘客。
尽管叫做“立体公交”,华世公司的发明和地铁在许多方面都很类似,但既不需要高架轨道也不需要昂贵的地下隧道。车厢横跨两条车道的宽度,下层像是一对栅栏式的高跷,高于路面,因此下层空间可以允许车辆通过。它沿固定线路开行。
华世公司的超大号发明宽6米,靠城市电力系统和安装在车顶和公交站的太阳能光伏板混合供电。
项目试点已经在北京市开始运营,还有其他几个城市对此项目也感兴趣。
公司宣称这种交通工具时速可达40公里,能够减少主路25%到30%的交通拥堵。
立体公交可以替代40条普通公交线路,能够节省860吨汽油,这是40辆公交每年要消耗的量,减少2640吨碳排放,设计者宋有洲说。
“我在为自行车和汽车设计新型停车位时,产生了这个想法,”宋先生上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和几位合伙人2009年创办了该公司。“我注意到了交通拥堵问题,就想是否能让公交也在空中行驶。”
这样的设计也凸现了中国爆炸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中国城市人口近年来迅速增加。去年麦肯锡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指出,到2015年将有3.5亿人移民到城市,这比美国人口总数都多。中国有超过220个城市拥有百万人口。与之对比,整个欧洲现在才有35个百万人口数量级的城市。
所有这一切都造成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麦肯锡公司估计2025年前中国将再建170个新的大型交通设施系统。
与此同时,随着个人财富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车,交通拥堵也随之加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污染国,北京迫切希望减少碳排放。官方正努力推进太阳能的利用和低能耗交通设施。
华世公司的发明看起来已经得到了来自北京的初步批准。首都北京的门头沟区正在测试该项技术,打算今年年底先建设9英里的线路。假如实验成功,将有116英里线路投入建设。
“宋先生的设计和我们的绿色交通概念,着眼未来的远见相一致。我们希望尽快开工建设,尽早投入运营,”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说,不过他补充说一些必要的手续审批需要时间和前期投资。
宋先生说河北石家庄和安徽芜湖已经申请了建造立体公交的资金,同时四川泸州市也显示了浓厚兴趣。
宋先生说,车辆将由中国南方股份有限公司本月底开始生产。
包括一辆车和25英里路面设施在内,费用为5000万人民币,他说这大约是建造一条相同长度地铁造价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