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建起“山寨中国馆”而饱受质疑的江苏省阜宁县,如今又因为一座“山寨悉尼歌剧院”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据阜宁县建设局局长宗光华介绍,整个白天鹅公园总投资5000万元,这是阜宁城南新区建设的“重点民生项目”。一些公众批评阜宁“山寨成瘾”“乱花老百姓的钱”“热衷搞面子工程”,针对网友对阜宁做法的指责,阜宁县政府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德平显得很委屈。(《新京报》9月26日)
现如今,形象工程一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大众一边倒的质疑声中似乎应该走到了尽头。然而升级版的山寨工程似乎代替形象工程这一说辞,成为地方政府获取政绩观的新“杀手锏”。在江苏阜宁县“山寨中国馆”诞生时便引来舆论广泛诟病,然而利字当头,当地政府似乎是打了“鸡血”,“山寨悉尼歌剧院”仍在风口浪尖上拔地而起。对于当地百姓而言可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山寨建筑不是某个地方特有的弊病,在其他一些地方“山寨建筑”屡见不鲜,我们不妨这么想,相对于直接形象工程累积政绩的赤裸,山寨建筑似乎更能诱发当地百姓心底的那种攀比虚荣感,从而获得百姓的“甜言蜜语”,以减少地方官员在“人造政绩”道路上的障碍。这也许是他们心里“不能说的秘密”。不过公众却并不买账,因为现实状况与政府的标榜差距之大,使得公权力一次次丧失人心。
据阜宁县政府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德平称:“兴建‘中华情’和‘天鹅港湾’都有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考虑,这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致富。”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个饱受质疑的现象背后总有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标榜的理由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山寨悉尼歌剧院”是一个集餐饮、休闲、健身于一体的饭店,占地约200平方米,上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20平方,很难想象这与群众致富想挂钩,山寨建筑是增加了就业,还是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便是作为招商引资的“诱饵”,那么对于经济不发达的阜宁县,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又怎么引来“金凤凰”?如此本末倒置难保不会有“以提高地方知名度为名,大行快出政绩、快出形象之实”的嫌疑。
上半年的“山寨中国馆”是否达到的事前的预想,来自当地百姓的不认可足以证明,一是时间短暂;二是本身目的就存在问题。如果说先前“山寨中国馆”算是一次试探性的“试水”,对于公众“盲目”指责,官员抱怨、委屈还算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在百姓还没有分享到其带来的利益情况下,“山寨悉尼歌剧院”就匆匆面世,当地的官员又有什么委屈可言,又有什么理由去获得公众的支持?这种“一官功成万民枯”的游戏,展现的除了地方官员对于私利的欲望外就是公权力的“霸道”,政绩的主观制造与加速催生是牺牲百姓的集体利益来为少数人的政绩铺路的,舆论当然不会不起波澜。
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官员考核制度的畸形,导致盲目追求GDP产生的扭曲政绩观,因此,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有一套适合当下形式的官员考核体制以及相配套的究责机制,以此来树立官员的信托责任,从而使官员执政真正的为民,而不是利用公权力的优势一味的为自身私利服务。倘若不然,那么在这种非正常的政绩观下催生的“鸡血”会不断注入当地官员的体内,成为他们造就“山寨建筑”的原动力。
相关阅读:官场越来越像娱乐圈,总在折腾中争取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