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权力招商岂能使公共利益受伤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李力言
2010年09月01日08:00

  在部门利益驱动下,一些政府部门考虑问题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着眼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利可图就乱作为,无利可图就不作为,不管是越位还是缺位,不变的是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错位。这正是包括招商引资在内的一些政府行为屡屡使社会很受伤的根源所在。

  常听说购物送大礼,没成想,招商也有送大礼的。湖南交通管理部门将建好的高速公路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结果国有资产越招越缩水,一次招商就送出7亿元。不仅如此,湖南高速公路招投标、转让收费权等诸多环节中,怪事连连,引发强烈质疑。

  近来,受到批评的政府招商事件时有发生。国家级贫困县安徽霍邱县出资6亿元重奖投资的民企;湖南涟源市金石镇招商招来了高污染锰矿企业;江苏沭阳县12年“全民招商”制造了无数闹剧,更成为众矢之的。

  这些颇受非议的招商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政府受益,企业得利,而百姓和社会成了冤大头,或公益受损,或负担加重,或面临污染,或饱受折腾。

  招商引资,原本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增加民众福祉。只要方式上依法合规,效果上为民造福,完全可以成为发展的利器。然而,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的种种乱象,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有关部门擅自更改招投标结果、越权转让、变相延长收费年限的违法违规行为,也看到了国有资产缩水、百姓利益受损的现实,这样的建设过程和结果,显然有悖于高速公路的“公”字。

  种种权力招商、公共利益受伤现象,说明招商有时只是一个幌子,其实质已变成获取利益的平台。湖南交通系统把一些本属政府还贷性质、收费最多不超过20年的高速公路,运作成收费30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一条路从高速开发总公司转到高速投资集团名下,左右倒右手,竟也算招商。然而,就是这种简单的障眼法,即令高速系统增加百亿元进账,这钱当然要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

  针对高速公路招商引资乱象,公众最关注的是,这些多收的钱是否都能用在公路建设上,是否会摇身变为部门利益。虽然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查,但目前披露的情况,已是触目惊心。据了解,湖南交通部门一个副处级干部,就拥有三辆公车,仅其中一辆原装进口越野车,就耗资百余万。高速公路遍地蔓延,到底抽取了多少公益?又狂飙着多少私利?人们期待有关部门清楚作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必须正视,在利益格局逐渐多元化的社会中,政府部门不仅是行政主体,在事实上也是利益主体。如果权力运行不透明,法治环境恶劣,“口含天宪”的权力一旦与利益结盟,就会集游戏规则制定者、裁判者和玩家于一身,优势占尽,无往不利,天下莫能与之争。

  由此产生的一个不良现象是部门权力利益化。在部门利益驱动下,一些政府部门考虑问题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是着眼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利可图就乱作为,无利可图就不作为,不管是越位还是缺位,不变的是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错位。这正是包括招商引资在内的一些政府行为屡屡使社会很受伤的根源所在。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泛滥的利益鼓动泛滥的疯狂。面对部门权力利益化乱象,如何约束权力,开放透明,依法行政,遏制私利,让政府部门回归服务和公益的本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政治课题。

  

(责任编辑:王德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