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每日网论

河南航空为何“被卸磨杀驴”?

来源:大众网 作者:秦嘉
2010年08月30日11:41

  伊春空难尚在调查之中,民众亦殷切期待其结果。未料河南省工商局在空难责任尚未厘清之时,竟宣布撤销河南航空企业名称登记,令该公司改回原名鲲鹏航空。该局宣称,“河南航空企业名称在使用中已对公众造成误解,给本来未在该公司投资的河南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殊不知,正是这一纸命令,才真正给河南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读者诸君搜索一下新闻,就会知道,河南航空的前身鲲鹏航空,虽在北京注册成立,但其总部与基地原在西安,是河南省再三恳求该公司迁往郑州,且开出优厚条件,将郑州新郑机场作为该公司的新基地。当时不仅声称给予其政策扶持,河南省政府亦曾许诺将给该公司注资。公司更名之时,河南当地传媒广为报道,声称“让河南人民都飞起来。”

  更名未及一年,河南航空即因伊春空难而被当地政府视作“麻烦制造者”。首先,当初更名前,河南方面与深航曾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责权见于白纸黑字,河南省政府作为协议的签署人,应该严格依照相关法律、遵循协议约定来履行自身义务,除非对方有违约行为,否则不能单方面撕毁协议。

  河南方面曾经许诺的注资,如今不仅羞于提起,恐怕还在私下庆幸“未在该公司投资”,否则它都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来说服外界去接受一个如此荒谬的决定。说好的钱不给,也倒罢了,兴许深航压根儿没惦记这张空头支票。政策扶持总可以吧?发生空难后,积极与企业配合,安慰罹难者,迅速调查事故,才是政府该做的事情。他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自己的名声!

  空难是小概率事件,此次空难发生在地方政府急于航空扩张的大背景之下,实在不能完全诿过于企业。拿出事企业当替罪羊,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落井下石的本事,真是让企业和民众大开眼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地方政府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这起更名事件让民众对其本质彻底看清,见荣誉就上,见困难就让,以相关法律为藉口,不仅不能服人,反而彰显出法律在他们眼中的工具性质。

  假如依此逻辑,那么中国石油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工商总局应该取消“中国石油”企业名称中的“中国”二字,中国移动多收费,也该取消“中国”二字,总之它们爱叫什么叫什么,有“中国”二字,不就是给国家抹黑吗?当初新郑被爆出“政府豪华办公楼”之后,河南方面为什么不取消新郑这个地方的政府建制?河南的负面新闻海了去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空难影响了河南形象,这说不过去嘛。

  河南此举,几乎是向天下人宣布:本地政府不受商业规则及相关法律约束,可以说话不算数。在已步入现代社会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政府居然毫无契约精神,视规则为无物,视企业为鱼肉,背信弃义在转瞬之间,玩弄法律于股掌之上。如此政府,还有什么企业会失心疯去跟它签署下一个合作协议?深圳航空应该依据当初的协议将河南方面诉之公堂。

  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不论是国家还是民众,我们都不能容忍地方政府机构不尊重契约精神,破坏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卸磨杀驴,毫无诚信道义和契约精神,人们不禁要问:影响河南形象的,是企业?是个人?还是政府的不作为与胡乱作为?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