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还有多少三聚氰胺在蛰伏之中

来源:新京报 作者:社论
2010年07月10日11:41

    三聚氰胺阴魂不散,青甘吉三省再现问题奶粉。据媒体披露,这批现身青海的问题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数量更是达到了38吨之巨。目前,青海省质监部门已查获这批问题奶粉,相关嫌疑人也已被控制。如同公众已经熟悉的那样,“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不过,有关部门的严肃和坚决却并不能让公众完全放心。这种担心是有前车之辙的,遥想河北三鹿事件发生之后,有关部门的处置措施可谓雷厉风行,事后公众似乎颇有些雨过天晴的感觉。可没过多久,阴云再度聚拢,2010年1月31日,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地方两会披露,一批三聚氰胺乳品又流到了市场。

   公众自然要追问,既然每每都是彻底查处、绝不姑息,那么,何以又每每曝出三聚氰胺奶品现身市场的事件?此种按下葫芦浮起瓢式的监管如何才能让公众真正放心?市场的角落之中,监管的空白地带,到底还有多少三聚氰胺在蛰伏之中?

   不能说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不力,市场上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市场主体也很复杂,利益关系也千丝万缕。但是,明明应该销毁的河北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以及其他一些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的问题奶品再度流入市场,已经触碰到了社会容忍的底线。监管部门为什么没有全程监督问题奶粉的处置?当初查扣的问题奶粉,是经过怎样的路径流出监管视线的?这里面,有没有不当的利益输送?

   试想,如果监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真正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那就应该让执法过程的信息透明起来。查扣多少、销毁多少、转作他用多少……这样一笔一笔清清爽爽,公众自然会放心、安心。遗憾的是,对于大量问题奶粉的去向问题,相关信息一直很少披露,公众只能从此起彼伏的三胺魅影中,约略获知一些零星的消息。这样的情形并不正常,对公众也不够负责任。

   三聚氰胺再度现身,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到监管部门甚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等相关政府部门,从上到下、管理网络极其庞大的监管体系或许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初也曾经有过信誓旦旦的表态,然而,所有这些承诺、表态,就这样被一个批次接一个批次的三聚氰胺奶品轻轻松松的冲淡。想想看,38吨的三聚氰胺奶粉若流入市场将可能荼毒多少人!此情此景之下,任何托词都是苍白的。

   青甘吉再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正在调查之中,惟愿这一次的调查不要匆匆完结,再度归结到几名具体的嫌疑人身上。因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问题奶粉背后隐藏着公众所不知道的利益链条,也一再昭示着监管体制的空白。如果不彻底斩断这些利益链条,从制度层面审视整治现行的监管体制,治乱之循环往复,恐怕将没有穷期。

(责任编辑:pengfeic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