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财经评论

刘洪:再谈“中国制造”凭什么国外比国内便宜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刘洪
2010年06月01日08:41

  拙作《“中国制造”凭什么国外比国内便宜》在本专栏刊登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少读者表示赞同,提出了很多反思意见;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先生就认为,这种跨国物价比较存在误读,因为比较错位造成结论失真。

  梅新育先生说得颇有道理,比较确实应该在大致同等条件下对比。这也正是国际社会总是希望拿印度和中国相比较一样,如果总是在经济问题上拿中国和欧美国家相比,确实就不伦不类了。

   但在物价上,至少部分商品的价格上,中国却似乎还真有“超英赶美”的趋势。到商店里仔细看一看,比一比,情况自然一目了然。

  梅先生说,拿美国的O utlet和北京的精品店价格没法比。那我就拿更直接更可比的,就以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百货公司和纽约最大的梅西百货公司相比,同样品牌的同样的服装、球鞋,价格究竟哪个更贵。

  多位经常往来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同样新款的耐克鞋,在梅西百货一般也就50美元一双,在王府井百货,可往往就得四五百人民币了。按照汇率对照下来,美国商店里的鞋,总是比中国便宜,甚至有的还不到中国商店价格的一半。这些商品可还都是“中国制造”。

  其实,也不必去商店看鞋帽衣袜,以更具可比性的电子产品为例,同样品牌、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一般在国外七八百美元的,在国内往往就要上万元人民币了。在今天的世界,笔记本电脑虽然品牌各异,但绝大部分也都是“中国制造”。

  再说房价,梅先生说,拿人口三四百万的华盛顿和人口近两千万的北京,不具可比性。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就拿梅先生认为可比的纽约房价来说,不错,纽约市中心的房价却是非常高,但对普通纽约人来说,他们可不必居住在华尔街的高楼大厦,就像普通北京人也不必挤在王府井和CBD一样。

  对普通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套离城不太远的住房。在纽约,不少人都居住在哈得逊河对岸的新泽西,以距华尔街约半个多小时车程的E ast O range地区为例,按照相关部门的数据,平均每平方英尺房价为164美元,折合每平方米约在1.2万元人民币上下;而在北京,通州房价都过万元了。而且别忘了,美国的房子是包括地皮的,美国人的收入水平,尚是我们中国人,哪怕是北京居民收入所无法比拟的。

  其实,可类比的东西太多了。我的一位在伦敦BBC工作的朋友,在距伦敦市中心30分钟车程的地方买了套房,按照他的说法,他花同样的价钱,可在伦敦买房,但却在北京买不到相同地段的类似房子。房子的问题之所以多谈了点,因为这太具可比性了,不然,国务院也不会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

  中国一些商品的价格“超英赶美”,这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而且,这还是商品绝对价格之间的比较,未考虑到中国普通人对外国普通人的收入差距。当然梅先生也指出,有些品牌的价格是精英的价格,这可能确实不可比,因为对亿万富豪来说,价格往往都是缺乏弹性的,中国富豪绝对会比巴菲特表现得更有钱。

  但同样的商品,且是“中国制造”,在海外和国内存在悬殊的价格差异,无疑让人感到困惑。梅先生的解释是这里有国家政策“发展导向”的问题,但物价是有连带效应的,君不见,即使是中国厂家只对内生产销售的产品,往往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让老百姓望而兴叹。许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朋友都曾对我分析说,如果仅对比中国商品的出厂价和零售价,其中的差距让人咋舌,药价问题不过是许多行业类似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而已。

  梅先生的许多评论我也拜读过,其站在中国立场上发声,不少分析有理有据,许多观点我也颇为赞同。但在价格问题上,窃以为梅先生想得过于复杂了,因为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价格是一比就清楚的,这其实跟国家和人民利益是高度吻合的。只有物价合理了,民众消费力增长了,经济也才能更可持续地发展。

  在中外物价对比问题上,我们更多的是要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制造”在国外比国内便宜,是税收政策?还是流通渠道问题?抑或是其中的利润大小因素?在我们今天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努力提高民众购买力的时候,怎样尽可能让民众分享改革成果、提高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