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暴雨积涝提示将政绩埋到地下

来源:中国网 作者:梁江涛
2010年05月17日07:50

  在人们印象里,江南的初夏总是伴有绵绵的细雨。然而,今年的雨水来得格外早,雨势也十分猛烈。连日来,南方多省暴雨倾城。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出现强降雨天气。水漫街面、要道阻塞,一座座城市仿佛浸泡在水中。罕见特大暴雨为何频袭南方?城市规划如何解决“暴雨积涝”的顽疾?近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5月15日 新华网)

  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此前广州遭遇历史最强暴雨袭击,雨量之多历史罕见;雨强之大历史罕见;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惊人。由此引发了民众质疑与拷问: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借暴雨之机深究建筑设计、排涝预防、项目管理、警报与应急机制等诸多城市管理课题,面对常年家具被“泡”、货物被“冲”、小汽车被“灌”的市民,何谈“宜居”二字? 这一问可谓问到了城市政府的痛处,问得好!

  暴雨成了城市防洪能力的一张试纸,折射出某些城市决策者急功近利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如何防止积涝给社会运转、企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不仅仅是要准确预报、启动预案以及紧急应对,而要看平时的资金投入有没有到位;水利设施有没有科学配置,各种相配套的排涝设施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更看好的是马路广场,楼堂馆所,商业大街,标志性建筑,乃至亮化工程等等,将更多的时间、资金与精力用在招商引资等可望出GDP的项目上。这些固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但不能顾此失彼,将绝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正是由于城市在水利投入上欠账较多,财力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匮乏,才导致了城市面对罕见暴雨的袭击,显得弱不禁“雨”。

  有鉴于此,只有改革现行考核制度与机制,将民生诉求和应对灾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考量,才能引导各级领导注重科学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足长远考虑城市防洪硬件投入与管理课题,将更多的政绩埋到地下,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罗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