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新书评

杨继绳:只有实事求是的报道能留住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弘
2010年03月31日17:52

  近日,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杨继绳的《三十年河东》一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身兼记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杨继绳的四十多年的新闻生涯颇具传奇色彩。3月18日下午,在达官营一家咖啡馆暗淡的灯光下,记者与杨继绳相对而坐,听他话尽了几十年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沧桑。

   大学

   缺少人文的清华时代

   1960年,湖北省浠水一中高中毕业生准备高考时,文理分科。杨继绳开始在文科复习,他想做记者。那一年,全国高校仅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有新闻系。人大新闻系那一年就招调干生,复旦新闻系那一年没有在湖北省招生。老师就把他转到理科,让他报考清华大学,学习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设计专业。

   考上清华大学的杨继绳并没有“鲤鱼跃龙门”的意识,当时的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而当时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没有让他感受到这一点。一考上大学,他和同学们就由老师带着,去平谷县一个生产队去劳动了近两个月。

   杨继绳在清华没有受到多少人文精神的熏陶,他在清华六年期间从来没听说过王国维,陈寅恪、吴宓等让清华骄傲的学术大师。当时的主旋律是又红又专,而“红”又是最重要的。校友杨政宁、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学校里党组织向他们交底,千万别学这两个人走白专道路。杨继绳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他一直很听话,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而当时的口号,就是让他们将来做一颗社会主义螺丝钉。

   杨继绳记得,几乎每一届毕业生,蒋南翔校长做报告的时候都要讲,你们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有两条,第一,要听话;第二,要能出活儿。做到“听话出活”,这一辈子就好过。从事后的结果来看,杨继绳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清华出来的人,听话的,出活儿的人都混得比较好。“不听话,你有再大本事也不行。我当时也觉得,听话是理所当然。”杨继绳说。不过,往深处想,他认为蒋校长这些话好像父亲对儿子讲的,不像教育家讲的。

   虽然高考时候没有学成文科,但1967年,中央媒体来清华招工业记者,“党员,贫下中农出身,能写”这三个条件,杨继绳都符合,老师就推荐他去了。1968年1月10日,他扛着铺盖卷到了新华社天津记者站。

   在1968年到1978年,是杨继绳当记者的第一阶段,他写了大量报道。回头看时他觉得,这段时间里,90%以上的报道都是跟着跑的,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能够留下来的,只有少数几篇他通过实际调查,实事求是写出来的稿子。

   试笔

   写内参惊动毛泽东

   毕业不久的杨继绳身上有一种学生的锐气。他整天骑着自行车往工厂跑,往工人宿舍跑。他发现,在工人中间,三代人住九平米,十平米的房子的现象很普遍。自行车算是家庭很重要的家产,但不能搬进室内,只好挂在外面墙上。有一家举行婚礼,把新娘的床搬到院里摆着,腾出房间摆喜酒,客人走了以后再把床搬进去。

   “文革”搞乱了工业,搞乱了工厂,管理混乱,浪费惊人,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十分普遍,杨继绳调查发现,当时天津工人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二级工,工资是41.5元,科技人员都当劳动力使用,而生产技术十分落后。1971年,他写了《天津市经济工作的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053期,直率批评“中共天津市委对经济工作领导不力”,1972年他写了《天津劳动生产率调查》,发表在1972年10月21日的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上。

   这些调查报告发出后不久,在一次内部传达毛泽东的最新指示中说:总路线还是要讲的。现在是不是都鼓足干劲了呢,没有。后来,中央办公厅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杨继绳说,毛泽东是看了这篇调查才说这番话的。

   杨继绳在记者岗位上写的调查报告,被中央领导人批示的有近40篇。批示他的调查报告的领导人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姚依林等。领导人的批示对实际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锋芒

   批评三任市委书记

   杨继绳在天津当记者近二十年,经历了四位市委书记,除了陈伟达外,他批评过三位。“文革”中他批评过市委书记解学恭,说他对经济工作领导不力。后来解学恭的秘书对杨继绳说,解书记深夜还拿着放大镜看杨继绳的文章。

   专业学工的,加上多年来跑工厂,使得杨继绳对于工业比较熟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天津经济地位下降。天津工业界的人士也对此很忧虑。杨继绳把天津经济地位下降列为自己的调研课题。

   在一篇稿件中,他写了天津火柴厂。当时,外地的火柴价格涨到八分、一毛钱。而天津还保持两分钱一盒。天津市领导坚持工资不涨,物价不涨。杨继绳在这篇《孤岛的困窘》中,称天津火柴厂是一个孤岛,外面火柴已经涨价了,只有天津的火柴两分钱一包,靠大量的财政补贴维持。这个孤岛是人造的,是财政补贴造的,它导致工厂技术很落后,设备很破旧,工人工资很低,医药费都报销不了。

   几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天津出现了“孤岛之争”。当时天津市领导人多次说:“有人说天津是孤岛,孤岛就要下沉。这不是无知妄言,就是别有用心。”事后,杨继绳的朋友告诉他,这位领导曾经多次说:“天津有个杨继绳,反对我,一调查,原来是个书呆子。”

   案例

   调查报告揭穿秦池古酒

   1996年,山东秦池酒厂负责人姬长孔以3.212118亿元夺得央视次年的广告标王。这引起了杨继绳的好奇,一个县级小酒厂,怎么有那么多钱做广告呢?

   杨继绳带着年轻记者张建平来到了秦池酒厂所在的山东临朐县。他们首先调查了银行,工局商,想查清楚这家酒厂的广告费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没有结果。晚上,两人从宾馆步行进入厂区,到了发酵池。杨继绳用步子估算了一个个发酵池的容积。他计算的结果是,秦池酒厂的产能是几千吨,要维持这笔广告费,产能应该达到一万几千吨,并且全卖出去才够。

   后来,杨继绳揭穿了这个广告标王的谜底:秦池洒厂收购大量小酒厂的散酒,勾兑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他们连续写了五篇报道,1997年1月中上旬在《经济参考报》连续发出,被国内无数家报刊转载。当年度,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1998年,进一步下滑到3亿元,从此,秦池酒厂一蹶不振了,央视的广告费也损失了2.5亿元。对此,杨继绳说,“我们当时针对的不只是一个酒厂,而是针对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只图利益、不对受众负责的做法。”

   ■ 杨继绳夫子自道

   记者这职业

   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鞭挞邪恶,担起社会良心的重责。

   ……

   这是一个浅薄的职业,只要能够写出通顺的记叙文,不需要多少学识,不需要卓越的见解,听话顺从,就能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职业,记者不是专业学者,他需要从整体上研究社会、把握社会,无论有多么渊博的学识、有多么卓越的洞察力,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前,都会感到学力不足,力不从心。

   ……

   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

   然而,在卑鄙与崇高、平庸与神圣之间,没有鸿沟、没有高墙,黑白之道,全凭自己把握。如果一脚踏进了黑道,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自己写的白纸黑字,是永远抹不掉的证据。

   以上是我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摔打四十多年的体验和观察。

   听说我的故乡浠水是记者县,我但愿从这里走出去的记者,少一些卑鄙、平庸、浅薄和蝇营狗苟,多一些高尚、神圣、深刻和献身精神。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摄影/本报记者 郭延冰

责任编辑:李啸天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