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每日网论

范为前:足球一觉“市场梦”

来源:荆楚网 作者:范为前
2010年03月19日16:34

  1990年世界杯是笔者这一代同龄人成为球迷的“初夜”,但也是中国足球计划体制走入陌路的前夜。4年之后,中国职业化足球联赛就正式拉开序幕,经历过初期的火爆、狂热与中途的疲软乏力,直至今日的“一地鸡毛”,似乎给所有人(不管懂不懂足球,也不管懂不懂经济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足球的市场化为何‘不举’“?

  如今,新任的足管中心主任韦迪终于要“举”了,不过他举的不是市场化体制,而是“举国体制”,他甚至发话,“我们一定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我不怕别人喊我‘韦举国’,因为有人喊崔局长‘崔举国’。”而这个“举国体制”的第一步就是让国奥队、国青队和国少队分别参加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

  让国字号队伍参加职业联赛,明为锻炼国家队,实际上是给推行近20年的职业联赛埋上最后一堆土,我们甚至可以在大脑里完成下一步的“举国体制”的沙盘推演:让各职业队伍回归各省体工大队,由政府提供经费,从此走上一条由强大政府主导的足球发展模式”。而这其实并非臆想,去年底足球圈就传出消息,八一足球队将可能重新组队,重入职业联赛。

  韦迪主任的“举国体制”理论背后,当然有这10余年足球职业化的惨痛教训在前,假如过去那种官本位的市场化模式无效的话,为何今天重回10几年前的“体工模式”就能奏效呢?到底是“物极必反”,还是韦迪主任偷偷去朝鲜攻读过“举国体制足球管理”的学位?

  足球成绩好不好,自然是球迷关心的重点,但是足球是不是要用发展“两弹”的精神去攻关,却涉及到“足球运动”的本质问题。欧洲五大联赛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拿世界杯,只不过是让球迷每个周末能在一起欢呼娱乐下,在朝九晚五之余有个精神寄托,只有群众喜闻乐见,老板们才有钱赚,市场化的目标就是,你让我开心 ,我就付钞票,哪怕买一辈子季票,死后还要将名字刻在主场周围。不过中国的“举国体制”却是时刻不忘“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经济是爱国,发展导弹是爱国,最后连“足球”也成为爱国道具,这就有点越俎代庖了。

  这10几年来,群众们能对足球吆喝几声,本质上是因为足球市场化虽然不彻底,但至少搭建出一个公开的舆论监督平台。这本应是足球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前哨战,也正说明了我们的足球市场化有“四不像”之嫌,但是当国家重新将“足球运动” 的解释权收归国有的时候,“足球”将会在未来重新被“道具化”,我们可能在电视转播中重温“宋世雄式”的解说,可能会在国足冲出亚洲时“被感动”、“被流泪”,我们的娱乐再次退化为一场“政治教育课”,你看,你看,还是国家最伟大!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