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社会评论

旺报:二代农民工不能吃苦?折射潜意识歧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禾刀
2010年02月24日10:10

    台湾《旺报》23日刊出署名文章《二代农民工不能吃苦?》说,在近年来“用工荒”中,关于二代农民工吃苦耐劳问题一再被人提及。若放在同龄人的社会层面,二代农民工吃苦耐劳性仍得到广泛承认。吃苦耐劳不应只是农民工身上的特有质量,如果强加于某一群体,折射的很可能是我们潜意识中对农民工身份固化的某种歧视。

  文章摘编如下:

  大陆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传义表示,新一代外来工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与城市人相差无几,渴望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平等意识比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的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们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还是比较强的,要求有所发展,相信只要努力拼搏,有适当的机会,就能获得成功。不过他还指出,不能吃苦耐劳也是这代外来工的一个劣势。

  在近年来的“用工荒”中,关于二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的问题一再被人提及,言语之中有意无意地展露出对二代农民工眼高手低、不务实的些许不屑。与父辈们相比,在吃苦耐劳方面二代农民工似乎有明显的落差。

  不排除吃苦耐劳是父辈们的优良传统,也不排除吃苦耐劳是一个人身上的优良质量,不过,若放在同龄人的社会层面,二代农民工的吃苦耐劳性仍旧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关键词,“吃苦耐劳”仍以58.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勤劳”以57.7%的支持率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奋斗”(46.4%)。

  退一步讲,即便不与富裕阶层后代比较,相较于出生地不同的城市同龄人,同处于一个放飞梦想的年龄,二代农民工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接受没有太多社会资源,从零起步的严峻现实;不得不首先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拿着最为微薄的薪水;不得不一步步艰苦打拼的绝大多数人,仍旧无法实现城里人的梦想。

  确实,父辈们可以勤勤恳恳、长期忍受低薪却艰苦的工作,二代农民工却拥有一个不甘于现状的梦想。有必要指出的是,父辈们之所以更加吃苦耐劳,一方面缘于劳动本色,另一方面则因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更多途径。实际上,相较于当时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近似于原始化的耕作,外出务工的那些工作的所谓艰苦性,在他们眼里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二代农民工则不然,既因他们眼界大力拓展,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更因社会发展给了他们更多放飞梦想的机会。拥有更多梦想,这是人们生活朝气蓬勃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本身就是物质丰足,提升劳动条件和待遇的过程。前人的努力打拼,本身就是不再让后人重复他们贫穷与艰苦的命运。虽然我们倡导吃苦教育,但这种教育的本质只是在于,从短期体验中激发昂扬奋进的动力。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应当吃苦的命运。吃苦耐劳不应只是农民工身上的特有质量,如果将这一质量强加于某一群体,折射的很可能是我们潜意识中对农民工身份固化的某种歧视。(禾刀)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