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多年的手机实名制终于有了落地时间表,政府计划在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目前,地方运营商已经着手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2月2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手机垃圾短信扰民和手机诈骗事件等频频发生,招致广泛诟病,为手机用户营造“清净”世界成为社会共识,手机实名制因此应运而生。
事实上,推行手机实名制既是应对垃圾短信和手机诈骗等问题的现实要求,也是手机相关业务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如今的手机已不只是简单的通信工具,基于手机的服务应用越来越多,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推行手机实名制,将为手机新业务的良性发展和有效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现有的7亿手机用户,主要通过后付费和预付费两种类型实现手机付费。后付费用户如移动全球通,一直执行的就是实名制,运营商也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管理。而手机垃圾短信和手机诈骗等问题,主要是发生在预付费、没有进行实名登记的手机号上,这也证明了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必要性。
同时,手机实名制也不存在登记难度。运营商可以开放原来只供内部员工使用的信息登记系统,允许销售商和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验证码,实现登入后自助提交登记信息,这对运营商现有的手机号销售模式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有人对手机实名制存在担忧,其实大可不必。事实上,手机实名制仅是运营商对手机入网管理的一个环节,而并非在手机业务中处处以实名体现,因此不存在监控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只会有利于保护手机用户的个人权益。对运营商而言,手机实名制施行以后,将担负起有效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重任。这既是运营商对手机用户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道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