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时政评论

推进经济民主化需基层民主护航

来源:南方农村报 作者:社论
2009年12月21日08:09

  由于没有民主监督,东莞高英村经济联社的某些做法让村民匪夷所思。一些大型工程,未经公开招标便匆匆上马。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高英村出租厂房空置率飙升,村干部年终奖金却依然坚挺。曾经盆满钵满、资产数千万的高英村集体经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掏空。而在广州的环窖居委会,在选举经济联社成员时,彰显了环窖村党支部的强大实力,该村一党支部副书记“顺利”当选为经济联社社长,多名党支部成员也得以在经济联社中交叉任职,作为传统政治势力代表的“支部派”大获全胜(见今日头版)。

  通过基层民主衍生出的权力架构,与来自地方政府指派的党支部之间并不必然一致,因为,前者产生机制遵循向村民负责,而后者则遵循向上级汇报,权益诉求上的差异使争议在所难免。通过民主选举出的基层权力沦为附庸,甚至被架空成为陪衬无疑偏离了追求善治的方向,也使村民的经济权益受损。

  民主不仅不抽象,而且还具体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生命,如果民主权益不能得到保障,经济上的民主权益更是子虚乌有。经济民主化要求改变目前经济领域内一切不民主、不符合市场经济的东西,如农民对集体经济事务的控制能力被削弱、国有经济垄断、大量存在的市场准入限制,还包括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公共舆论监督机制、决策机制、影响评估等多个方面。要保证经济民主化的正常运行,基层民主的推进不可或缺,而且是必要手段。即使地方政府需要强大执行力的基层党委来贯彻政策理念,也需要对基层党委进行足够的制度性制约,避免执政成本过高。有人建议经济(联)社应一律参照村委会选举形式,实行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以使其领导人获得最为广泛的民意认同。但这种做法有可能外生出“假经济民主”,因为目前农村选举仍未达到真正民主化。

  有观点认为,基层直选可以解决“假经济民主”。因为间接选举导致代表数过少,容易暗箱操作,但直接选举却大大增加了贿选的难度,有利于当选者符合多数村民的诉求。从程序的角度,加上理想主义的判断,基层直选合情合理。但结合地方政府治理基层的雄心,如果直选出来的权力分配不符合其需要,仍然会不被认可甚至存在被调换的可能。另外,基层制度的选择权并不在基层民众,而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上,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会追求自身利益而阻挠基层民主,尤其是经济民主的发展。

  中庸式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加强基层党支部人员的监督与约束。村民作为主要监督的力量,将党支部人员的执政效果记入考核。另一类解决方案是直接认可基层民众直选村民代表,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教育将其与地方政府对接。这样便于在基层民众与地方政府之间设置信息传送纽带,并对各种冲突设置缓冲地带。

  至于基层民众对于集体经济事务的控制能力问题,实质上是基层直选出的代表能否真正掌握实权。如果基层民主与地方政府执政环境水火不融,政府或它在村中的代理人常常违背民众利益,那村民民意就很难体现。

  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直接选举或者间接选举,其制度选择权最终并不掌握在基层民众手上,这是基层治理诸多乱象的症结关键。而在目前的整体局势下,地方政府维护政治利益相对强烈,早期的基层治理案例表明,地方政府可能在对基层代表不尽满意之后通过种种方式曲线安插党支部人手,这一简单而直接的人事选择在一定程度会挤压基层制度试验的空间,进而将更优选择的产生机会扼杀。

  由此,经济民主化是一次复杂的过程,它受政治体制的阻碍。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要保障个人的经济权益,仍需要真正的民主化来护航。

责任编辑:李啸天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