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民生评论

终结“拆迁”就是最好的建筑节能

来源:中国网 作者:徐经胜
2009年12月02日09:09

  节能建筑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开发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顾虑颇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助涨房价成本。据悉,11月下旬,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带队在江苏等地专门调研了建筑节能工作,表示将通过节能服务公司形式逐步推进建筑节能市场化。对此,住建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一委员对记者表示,节能服务公司模式,无需用能企业进行初始投资,这解决了开发商的后顾之忧。(11月29日 《济南时报》)

  有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现有建筑430亿平方米,但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不过为28.5亿平方米,不足总数的1%。而且现在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但其中仍有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由此可以看出,推广节能建筑,的确非常必要。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终结“拆迁时代”好像比推广节能建筑更显得必要和迫切。

  当前,在很多地方,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非常普遍,似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尘土飞扬的拆迁和建设场景。在一些城市,不少仅使用了一二十年的大楼,就被一爆了之。因此,有人给我们这个时代下了个不怎么好听的定义——“拆迁时代”。大拆迁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如使得当前城市差不多都是“千城一面”,侵犯了一些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而最为严重的就是建筑浪费。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建筑浪费国。

  实际上,建筑“短命”就是最大的建筑浪费。据报道,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却仅仅为30年。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可以肯定,当前因为不受约束的拆迁行为,造成了建筑浪费是难以估计和统计的。

  我国建筑“短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和规划时缺乏远见,滞后、短视;施工质量低劣,导致建筑“未老先衰”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有就是一些人为因素,如“规划跟着领导变”和开发商追本逐利,人为造成建筑物“拆了建、建了拆”的发生。

  仅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推广建筑节能肯定有必要,但是,相比于“拆迁”所造成的建筑浪费,减少无谓的拆迁所造成的建筑浪费就更显得必要和迫切。在一定程度上,终结“拆迁”就是最好的建筑节能。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