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每日网论

请还张在元一个“道义”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成庆
2009年11月19日08:55

    武汉大学对他的昔日之校友、今日之同僚的对待,从法律上来讲,是常人难以置喙的,当事人对此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但是这背后透出的“无情”与“道义之缺失”却是共见的

  2009年4月30日,武汉大学的四名工作人员站在著名建筑师张在元的病床前,向他宣读了“终止聘任合同证明书”,正式宣布结束他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职务,这也意味着他的住房、医疗保障将统统失去。面对网络上对此举动的如潮指责,武汉大学公开回应,认为张在元是外聘教师,如今合同期已满,不再续聘符合法律程序。

  从解聘的程序来看,根据相关报道,武汉大学似乎并无过失,而且张在元家属起诉武汉大学的理由,也主要集中在张在元的工资与聘用期的具体时间方面,可见到期解聘之举,法律上并无太大争议。

  不过这种“法律无争议”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心安理得接受这样的结局。我们自然可以追问医疗体制的缺陷、个人医疗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但是这些不等于说,在医疗体制尚不健全的今天,个人生命只能被“优胜劣汰”的逻辑随意操弄,一旦被选中,就万劫不复,没有逃脱的可能。

  这背后的深层问题还在于,武汉大学的这种依赖法律的“自我保护”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一个趋势,高校的价值逻辑也已经开始异化,在高校管理者眼里,高校就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养鸡场”,教授就是员工,学生就是财源,一切按照法律合同办事,当然明眼人也都明白,这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也是因“人和权力”而异的。

  张在元在被聘用为武大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时,曾公开声明不拿工资和奖金,他有这种底气,当然是因为自己还拥有一家建筑事务所,经济无虞。他愿意回到母校,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来自校领导的“三顾茅庐”,另外或许还是因为张在元认同“教育”所蕴含的神圣职责所在,否则他完全可以索要高薪,今日重点高校如武大者,这点引进人才的资金或许只能算是小菜一碟而已。

  很明显,张在元被聘为武大教授,原本就不是为淘金而来,而是认可了教育这项事业,但是校方却利用这样的认同,将彼此之间的关系仅仅定位在“法律”层面,如今张在元发病,不管当初是如何的“礼贤下士”,结果仍然是“按章办事”。

  “按章办事”自然无错,事到临头找理由卸责也可理解,但是这些做法却透露出这样一种信号,今日中国的高校,在价值观上非但无法影响社会,而且已经沦为浩浩荡荡的“功利大潮”中普通一员。他们无意充当“价值的引导者”,而是甘心依附在“法律”这套维系社会的基本规范上,况且大家还心知肚明,就连“法律平等”这项基本原则,今日其实也是大打折扣的。

  2006年7月,媒体圈曾爆发过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时尚》杂志编辑原晓娟在被诊断患有癌症后,不到半年时间,时尚集团就宣布不与其续签合同,让她陷入困顿状态,可谓是“落井下石”之举,当时就有人指责媒体产业已沦为一个“血汗工厂”。

  当然,“血汗工厂”并不是媒体产业特有的标记,在许多我们无法看到的角落里,“血汗工厂”多年来一直在轰鸣运转。原晓娟的例子只不过提醒我们,“血汗工厂”不是一个产业界别,或是职业差别的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症候。

  在这一声声“对不起,请按法律办事”的背后,我们除了表示情感上的不平外,对于法律规则,似乎也只能语塞和无语,但是这也意味着大学精神的自我期待,社会对大学的认知都已经降低到“唯利是图”的的企业层面,医生尚且还有“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价值约束,今天的大学执政者,难道不该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期许吗?

  武汉大学对他的昔日之校友、今日之同僚的对待,从法律上来讲,是常人难以置喙的,当事人对此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但是这背后透出的“无情”与“道义之缺失”却是共见的,假如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漠然视之,也就放弃了对大学精神与价值的根本要求,对于我们的千万青年子弟而言,他们还要在里面接受“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可算是对教育莫大的侮辱。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啸天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