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吴江:对民企收购“皮尔·卡丹”应少些质疑

2009年07月03日09:5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吴江

  继四川腾中拟收购悍马后,又有两家中国企业准备收购法国服装企业皮尔·卡丹。据报道,这两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分别来自温州及广州,洽购价格将超过2亿欧元。对于这一收购,国内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值,因为皮尔·卡丹已是过时品牌,与其重金购买不如打造自有品牌;但也有设计师认为,皮尔·卡丹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服装品牌,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品牌的打造不是短时间就能成功的。

(6月29日《都市快报》)

  既然连“一部红楼”,都可以“革命者看见反清;道学家看见淫;青年人看见才子佳人”,对于一桩收购交易来说,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视角,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实并不奇怪,更不必因此便对交易主体的选择产生质疑,并贴上所谓“对错”的标签。事实上,商业本无定势,企业的发展也没有最好的模式,而只有最适合的途径。对于民营企业并购国际大牌,其实更应尊重民营企业的选择,作为靠着自有资金并购国际品牌的民营企业而言,笔者更愿意相信这绝非因为民营企业“不差钱”或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而是在抉择之前经过了慎重考虑和缜密衡量,并对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有过详尽的预演。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身处春江水中的民营资本而言,它们理应有着更为理性和专业的视角,并购国际大牌当然并非没有风险,但却极有可能是现时风险收益均衡考量下的最佳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对于民营企业并购国际大牌的选择,倒是不妨少些质疑,多些尊重。

  “借牌”看似轻松,但是“借牌”之后如何保住原有的客户,如何开发新的客户,其实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相比拿来主义的“借牌”,“创牌”尽管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也同样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但却可以有更好的定位和客户针对性,更可以规避“借牌”之后难以驯服其脾性的风险。可见,“借牌生蛋”固然是一条可选的企业发展路径,但是,这条路径是否最优,与自主创牌相比,又各有哪些优劣之处,综合评价是否巨资“借牌”依然为最优选择,也的确应该有个慎重的比较来作为决策的依据之后再做定论。

  此外,对于公共决策者而言,同样应该从这一事件中有所反思,民企更加热衷于购并“国际品牌”,是否缘于国内商业环境的过多约束与掣肘,对民企的“创牌”构成了诸多的阻力,以及国内缺乏更好的投资获利机会,或许也是民营资本热衷并购“国际品牌”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李啸天)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