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不存在所谓“幸福的前总统”的。二战以后,几乎所有韩国历任的卸任总统,最终都走进了不能善终的政治魔咒。而以“清廉政治”作为当政招牌的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更是戏剧般地倒在了“政治献金”的丑闻中,让人错愕的是,卢武铉最终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悲情方式来结束生命。
很显然,因卢武铉非正常死亡导致司法调查的无疾而终,更多是取决于民众的情绪。李明博政府很清楚地知道,卢武铉之死已然将自己置于了民意的火山口,而这种随时可能喷发的激烈、悲愤情绪,则可能将自己推往政治的魔咒之中。在卢武铉自杀当日,韩媒就曾评论说,卢武铉的突然逝世对政局的影响将“不可预测”,具体走向取决于民意。
而现在民意的表态则显而易见。截至卢武铉去世第三天,已经有逾40万民众前往卢武铉家乡吊唁。对韩国这样一个人口并不算多的国家来说,40万的数字已然不小。人们除了表达出对发迹于民间的“草根总统”由衷的敬爱与缅念之外,更多也表现出对现任政府的不满。并由此激发出毁损李明博所献花圈、阻挠总理吊唁,以及与警察冲突等一系列让当政者尴尬的事件。而这些不满,显然也并不止于党派斗争中李明博政府毫不宽容的政治清算,当政者在处理经济问题上的无力,其实早已让民意的不满暗潮涌动,并由此衍生出对旧人卢武铉的怀念。
戏剧的是,李明博政府实际也倒在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政治优势上。当年,李明博正是利用卢武铉政府经济发展不力的弱点,打出“经济优先”的竞选标语一举夺得大选胜利。遥想当初民众对李明博当选的万众欢腾,“经济优先”这些振聋发聩的口号还犹言在耳,现实却抛出了一个个具体的经济数据,让当政者情难以堪。可想而知,在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社会状态下生存的人们,面对一个纸上的馅饼,是很容易生出一种被忽悠感的。李明博正是意识到民意暗藏的不满,因此才在政治惯例中的党派政治清算上,毫不留情地抓住卢武铉企图一网打尽,希望以此转移公众视线,却不想引火烧身。
更不幸的是,就在韩政府忙于安抚民意的时候,它的近邻朝鲜却横插一脚,宣布第二次核爆成功,旋即又发射了两枚导弹,朝鲜半岛局势骤见紧张。吊诡的却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还为卢武铉逝世发来了唁电。这一切似乎又向韩国民众暗示着,李明博的对朝策略,远不及卢武铉时代的“温和阳光”。
多重因素似乎正引导着民意将李明博政府推往危地。目前韩国民间已经发出声称要弹劾李明博的声音,在野党更是借此机会对李明博政府大加抨击。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在卢武铉的“政治献金”案中,李明博的一位亲信竟也现身其中。可以想见,李明博现在面对喷涌的民意,虎视眈眈的在野党派,以及波诡云谲的国际政局时,其政治未来将会呈现怎样的难测之势。而这些因素在韩国多年政治文化土壤的孕育下,也似乎预示着,将其推往政治魔咒只是迟早的事。
|